这几年,数字化浪潮早已渗透各行各业,从行业龙头到个体从业者,都在主动踏上数字化探索之路。如果这是一家辐射西北的区域医疗中心,数字化转型又该如何精准破局?
要知道,数字化转型绝非单纯的设备更新,而是技术与临床场景的深度耦合,是“医工融合”的具象陆地。作为医院发展的决策者,院长的需求更直接纯粹:拒绝“空中楼阁”式的形式主义,只聚焦实际问题,让医护会诊更高效智能,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待,让优质医疗资源打破空间壁垒、“无远弗届”,最终构建起真正落地见效的智慧医疗新生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的观点直击核心:“数智化不是设备更新的面子工程,而是要让技术融入医疗肌理,成为解决临床痛点、优化管理效能、支撑战略落地的新质生产力。”正是基于这一认知,这家老牌医院与Newline联手,历经数月深入临床一线打磨,共同打造出智慧医疗远程云协同平台——这套从医生实际工作场景中“长出来”的方案,用一张“屏”破解了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到执行、再到价值呈现三大环节中的核心难题,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破局之道。
![]()
01. 战略先行:让数字化精准对接医院中长期目标
作为辐射西北的区域医疗中心,随着“三院四区”战略布局逐步展开,西安交大一附院的数字转型需求更为迫切。然而,数百万级的数字化投入,必须与医院定位、学科发展、区域责任等中长期目标深度绑定,避免造成“为转型而转型”的资源浪费与形式主义。这与基层医院聚焦基础流程优化的需求截然不同,对西交大一附院的数字化方案提出了“高兼容性、强扩展性”的核心需求。
高兼容性:无缝对接,避免信息孤岛
为了避免新系统与原有体系的割裂,Newline以NX智慧医务屏为中枢,与医院现有HIS、LIS、PACS系统无缝对接。既不推翻原有信息化基础,又能整合腾讯会议的多端联动能力,构建起“数据中台+全场景应用”的高兼容架构。这种“不推翻、只整合”的模式,不仅节省了数百万的系统重构成本,更让数据真正“流起来”,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
强扩展性:边建设、边复用、边迭代
“边建设、边复用、边迭代”的模式,支持了系统的强扩展性,能够根据医院发展需求,灵活扩展平台功能,避免后期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例如,平台既支持AI辅助诊疗、多中心数据科研等高端应用,满足三甲医院的数据需求;又通过医联体协同功能,落实区域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要求,实现区域医疗生态的全面升级。

通过高兼容性和强扩展性,该平台有效支撑了西安交大一附院“成为西北医疗标杆”的中长期目标。平台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赋能了临床诊疗,提升了医疗质量,让优质医疗资源触达更多患者,实现了医院的社会价值。正如肝胆外科主任仵正所言:“好的数字化战略,是让技术成为学科建设的‘助推器’,而非额外负担。”
02. 执行落地:让技术真正“长”在临床,落在患者
在医院这个与生命竞速的特殊场域,数字化转型从来不是简单的流程优化,而是要让高效、便捷、安全真正嵌入每一个真实的医疗场景,化作可感知的实效。既要精准破解医护工作痛点,也要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更要实现诊疗质量与资源利用率的双重提升。
深度适配:打通信息孤岛,让系统“用得通”
在方案打磨阶段,Newline团队与肝胆外科、急诊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护士深度交流共创,目的就是让系统真正融入具体临床场景。将常用的“晨会交班”“术前讨论”设置为一键功能,简化操作;在屏幕首页增设“床位一览”模块,方便快速核对患者病情;优化图像缩放、标注功能,支持4K高清动态查看,满足手术科室对影像细节的高要求,都在避免“系统功能强但没人用”的形式主义。
![]()
实效驱动:量化效率提升,让医护“用得好”
数字化的核心价值必须体现在诊疗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实质性提升。
对内提效:过去,“纸质交班”曾是医护团队每天必须攻克的“第一关”。现在,系统将患者信息、手术详情、检验结果自动整合至智慧医务屏,晨会交班效率提升90%,每位医生日均节省1小时文书时间,可将精力聚焦于病例研判与手术精度;术前讨论、多学科会诊时,能实时调取影像资料与诊疗方案,日常工作效率提升超70%。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主任助理任冯刚表示,这套方案节省了繁杂的人工梳理,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病人诊治工作。
![]()
对外赋能:远程会诊中,电子病历、影像报告的实时共享与动态讨论,让疑难病例会诊时间大幅缩短,诊疗效率提升80%。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主任仵正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对于基层医生而言,线上诊疗探讨的过程,让地方医院的医生能够边实践边学习,帮助地方医院诊疗能力提升,进一步加速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正在迭代的AI辅助诊疗模块(影像异常区域自动标记),还将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降低漏诊误诊风险。
![]()
![]()
03. 价值呈现:重塑医疗“新体验”
在这场医疗变革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从院长视角切入的数字化转型,其核心从来不是追求“技术最先进”,而是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始于落地适配,确保技术能无缝融入现有流程、被医护人员高效使用;继而通过临床实效、患者体验、数据价值的全面释放,最终回归“技术服务于医疗本质”的终极目标。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场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生态重塑。
对内价值:从“存储”到“决策”,赋能临床与管理
这套方案将医生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通过自动整合患者影像、检验报告与诊疗方案,辅助医生诊断,让医生将更多精力聚焦于疑难病例研判与手术精度提升。晨会交班效率提升90%,日常工作效率提升超70%,让数据真正“活”起来,推动医疗数据从“闲置存储”向“决策支撑”转化。平台积累的海量医疗数据,通过业务智能工具,将门诊量、床位使用率、人力成本等数据可视化,帮助医院快速识别运营瓶颈,精准调配资源。同时,高质量的数据整合为临床科研、药物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
对外价值:从“便捷”到“信赖”,重塑体验与未来
患者满意度是医院服务的“试金石”,院长关注的不仅是“少跑腿”,更要在便捷性与隐私安全之间建立平衡,让数字化服务更具温度。
便捷性飞跃:远程复诊功能让偏远地区患者无需往返数百公里,在当地医院即可完成“面对面”复查,就医奔波减少70%。“三屏联动”让患者及家属随时随地掌握病情,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安全感筑基:便捷的背后,是“零拷贝”安全交互机制。患者的原始数据被严格锁定在医院内网,专家仅通过高强度加密通道访问数据“镜像”。这种“数据不动,镜像动”的创新模式,从根源上切断了泄露途径,辅以人脸识别等二次验证,实现了全年隐私泄露事件零发生,让患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拥有满满的安全感与信赖。
展望未来,Newline将持续迭代适配医院需求的新功能,实现与更多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这份价值已得到验证:该方案已从交大一附院延伸至西安交大二附院,并被陕西省卫建委纳入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正如吕毅院长所言:“数智化不是用来‘展示’的,而是用来‘服务’的——当技术真正从临床实践中长出来,又反哺临床实践,医院的高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持久动力。”这正是我们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数智动能,让优质医疗资源触达每一个角落的初心和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