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主动断供房贷,为何我们不行?背后逻辑差太多
你知道吗?在美国,房子是可以主动断供的,但在我们这边,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背后的核心差异,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房贷逻辑。
在美国,要是没钱还房贷,直接断供也没关系。银行最多把房子收走拍卖,哪怕你贷了200万,房子最后只拍了150万,亏的50万也只能由银行自认倒霉,没有权利再追讨你的其他家庭债务。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实行的是“无追索权贷款”——银行放贷时,就默认和借款人一起承担房产下跌的风险。
但在我们这边,逻辑却完全不同。我在贷款行业从业快10年,见过太多断供后发生的糟心事,对其中的门道再清楚不过。一旦你断供,比如贷了250万,房子法拍只卖了150万,剩下的100万差额,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补上,银行绝不会妥协。它会拿着判决书查封你名下所有财产,车子、存款甚至其他房产,都会被冻结划走。最后还会把你列入失信黑名单,高铁、飞机坐不了,孩子上学、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
更让人费解的是,有人说“咱们的银行连古代的当铺都不如”,这话其实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古代当铺里,你拿金子当10万,当铺收走金子,双方钱货两清,金子贬值的风险全由当铺承担。可房贷不一样:你还不起钱,银行收了房子,房贷却没结清,没了房子还得接着还钱,不还就变黑名单;就算房子法拍了,差额也得你来补。全程银行零风险,所有风险都压在了贷款人身上。
当初银行愿意放贷,不就是认可这套房子的价值吗?现在拍卖价不够,本质是银行当初判断失误,凭什么要让普通人来兜底呢?
兄弟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打在评论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