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洪堡”二字频繁出现在企鹅的羽毛、百合的花瓣,乃至寒流的轨迹与月球的环形山之间,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名字背后,藏着怎样一位足以被天地铭记的人物?答案,是德国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一位用双脚丈量世界,以毕生之力联结万物的传奇探险者。
1799年,洪堡踏上南美洲的土地,开启了长达五年的科考之旅。在这片充满未知的大陆上,他与鳄鱼同河沐浴,与野兽共宿丛林,为研究电鳗不惧生命危险,乘独木舟穿行于鸟兽环绕的水域。相伴而行的植物学家埃梅·邦普兰与他携手,收集了无数新奇植物标本,装满了数个大箱子,为生物界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从动物到植物,从地球到太空,“洪堡”的印记无处不在。濒危的洪堡绒毛猴、会变色的洪堡乌贼、适应温暖气候的洪堡企鹅,色泽艳丽的洪堡百合、小巧的洪堡仙人掌,滋养秘鲁渔业的洪堡寒流,乃至月球上的环形山,都在诉说着他的探索成就。他被赞为继哥伦布后“第二次发现美洲”的人,更是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义务教育中的诸多地理知识,皆源于他的研究。
翻开《去探险:亚历山大·冯·洪堡科学发现之旅》,我们便得以追随他的足迹,重温那段用好奇心与勇气书写的传奇,读懂为何一个人的姓名,能成为跨越时空、遍布天地的永恒印记。以下,Enjoy:
来源丨第五车间童书radio
有时候,科学家在命名新物种时,会在学名里冠上发现者或研究者的名字,以作纪念。
德国有位叫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博物学家,在命名物种的数量上可谓“遥遥领先”。有人不完全统计过,以他姓氏“洪堡”(Humboldt)命名的物种多达数百种。
更厉害的是,除了洪堡企鹅、洪堡百合这类生物,一些国家公园、地质现象,甚至月球上的环形山、太空里的小行星等没有生命的事物,都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后世永远记住他的伟大事迹和卓越贡献。
实在难以统计地球上究竟有多少事物被称为“洪堡”,下面举例罗列的也只是沧海一粟。你可以在《去探险:亚历山大·冯·洪堡科学发现之旅》中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看看它们在现实中和书里描述的有没有差异。
能够给一个物种命名,肯定是件特别酷的事。而这件事,洪堡已经做了很多很多次。
01
被命名为“洪堡”的动物们
洪堡之所以能发现那么多新的物种,是因为他在1799年到1804年间,出发前往南美洲进行科考旅行。在此期间,他创下了诸多前人连想都不敢想的壮举,让他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身接触。
《去探险:亚历山大·冯·洪堡科学发现之旅》里写道,他早已习惯在满是鳄鱼的河里洗澡,也习惯了在丛林里与不知名的野兽和烦人的蚊子共眠;不顾生命危险,一定要研究能电死一匹马的电鳗;他还会划着独木舟在水上穿行,头顶盘旋着鹈鹕、苍鹭和大群彩色鹦鹉和蝴蝶。
在洪堡的考察旅途中,永远不乏动物们的身影,它们已经成了跟洪堡“形影不离”的伙伴。
![]()
洪堡绒毛猴(Humboldt’s woolly monkey)
生活在南美洲的雨林里,是一种高度濒危物种,曾被人类视为宠物来交易,屡遭非法捕猎。
![]()
洪堡乌贼(Humboldt squid)
生活在太平洋的捕食性乌贼,会对人类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在狩猎时会发光且变换颜色而闻名。
![]()
洪堡企鹅(Humboldt penguin)
大多数品种的企鹅都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而洪堡企鹅却生活在较温暖的地区(比如智利和秘鲁)。为了适应温暖的气候,它们的羽毛变得特别短小。
![]()
洪堡猪鼻臭鼬(Conepatus humboldtii)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长着“猪鼻子”的臭鼬。如果受到威胁,它们会从肛门腺中喷出恶臭的分泌物。
02
植物界也有不少“洪堡”的身影
洪堡在南美洲考察时并非“孤军奋战”,和他结伴同行的是一位名叫埃梅·邦普兰的植物学家,他们一路上发现了大量新奇的植物,收集和制作了很多植物标本,光是放下这些标本,就花了好几个大箱子。
这些植物如今仍在美洲大陆上茁壮成长,部分植物因为极具观赏性还被引进到世界其他地方去种植。有机会的话,不妨像洪堡那样亲自到美洲去考察观赏一番。
![]()
洪堡百合(Humboldt’s Lily)
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百合属植物,色泽鲜艳,呈橙色,最高可长到1.8米。
![]()
洪堡仙人掌(Mammillaria humboldtii)
又叫“姬春星”,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仙人掌物种。体形小,呈圆柱形,覆盖着紧密的白色针刺,会在春天开出鲜艳的粉色花朵。
![]()
冯洪堡南美兜兰(Phragmipedium humboldtii)
一种原产于美洲的兰花科植物。它是一种附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雨林中。
![]()
洪堡狸藻(Utricularia humboldtii)
一种南美洲特有的食虫植物,一般附生在其他树木的树干上,有时也会生长在稀树草原的浅水区域或潮湿土壤中。
03
近在地球,远至太空,
都有“洪堡”的印记
洪堡在美洲的发现和研究过于丰硕,以至于他被世人盛赞是继哥伦布之后“第二次发现美洲”的人。最有名的当属“洪堡寒流”,这股洋流为秘鲁沿岸带来源源不断的渔获,洪堡是第一个解释清楚其背后原因的人。
到了美洲,你会发现这里很多国家的建筑、公园,甚至地质现象、特殊地貌都有“洪堡”的印记。历史上的洪堡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当时美洲社会的各界名流都想认识他: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总统热切接见他,称洪堡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荣光之一”;南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也和洪堡有过交集,在转战南美大陆的时候还不忘带着洪堡的著作……
他在地理学上的发现和研究,完全不输他在生物领域的成就。他是现代地理学、水文地质学等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到的地理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他的研究。
最有名的肯定要数位于德国柏林的洪堡大学,这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 世界上第一个大学地理系就诞生在这里,而洪堡就是这个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
![]()
洪堡峰(Humboldt Peak)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桑格雷德克里斯托山脉的一座山峰,是美国9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之一。
![]()
洪堡巨洞(Sima Humboldt)
委内瑞拉的一个巨大天坑,深约314米,宽约352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底部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未受破坏的茂密雨林,一般人难以进入。
![]()
洪堡环形山(Humboldt crater)
人们甚至把月球上的一个大型环形山也命名为“洪堡”,直径近206千米。虽然洪堡没有上过月球、去过太空,但他写过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书名就叫《宇宙》。
还有很多以“洪堡”命名的事物,散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款开放世界游戏,洪堡就是这个世界的架构师,他用自己的脚步帮我们丈量出世界的广阔,用自己的研究把世上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为后人观察世界开拓出新的视角。
如何在这款“游戏”里好好探索,洪堡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