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真正影响、引领时代的空间,承载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与启蒙。
是酒店,更是城市地标传奇
时髦避世,从酒店到城市传奇,到世外之境。
今年,我们迎来第十七届外滩设计酒店大赏。
17岁,意味着即将成年,我们如何突破固化藩篱,去思考预见。
经历过地产高歌猛进的时代,中国的奢华酒店无论在数量、硬件、还是设计上,都已经走在全世界的一线行列。
到今天,新的课题是中国的奢华酒店是否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
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有前瞻性的奢牌正在主动融入城市,进入城市传奇的一部分。
比如,散落在十多条胡同里的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穿针引线般缝合、活化胡同生活和邻里链接;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让优雅的汉堡餐车走上街头,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既下山大同,用时空榫卯打开古城被遗忘的文化记忆,让每一位旅客抵达内心的边界……
![]()
与此同时,居舍、瑰丽等品牌,在今年纷纷开启品牌焕新:换LOGO、主色调,统一品牌名……这背后是在积极面对全球化新一代消费人群的变化。
所谓老钱,不是固步自封,自我沉醉,也需要一直默默向前。
真正的奢华,是长期主义;它引领,而不是炫耀。
地标,是城市的缩写
对地标的解读,往往触抵一座城市的内核与精神。
但遗憾的是,炫耀、奇观往往占据了表面的绝对优势,少有人真正进入。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武康大楼,这座大楼因何而建,建筑师是谁?
但更重要的是,住在这座大楼里的生活是怎样的?
遗憾的是,尽管今天游人如织、拍照络绎不绝,但绝大多数人与它仍然是隔岸观望。
![]()
正是因此,陈保平和陈丹燕写下《蚌壳与珍珠》,在众多武康大楼居民的口述史,有着这城市不断消失的记忆和生活细节。
在历史学家王笛看来,上海过于特殊,要理解中国城市需要转入内陆。
在《消失的古城》中,他深情回忆着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魅力。虽然,漫步于成都的街头,他笔下那些老成都的街巷、建筑与城门,都已逐渐消失在历史之中。
![]()
但是成都将这种悠闲文化,依然保存下来,这种波西米亚的气质,让这座城市变得生动、有活力。
所以,当我们直面、并探讨地标,它早已经超出物理空间本身,空间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连方式;
建筑、空间终会消失,但它引发的文化生活形态,会更深远地扎根在这块土地。
我们试图将绝美的设计酒店、城市商业文明、建筑设计和艺术精神融会贯通,用充满诚意的践行,见证文明的进程。
双重愿景
是时候,来打破彼此的边界。
于是,外滩传媒旗下两大品牌——外滩设计酒店与MILESTONE地标大赏,首次破界携手。
第十七届外滩设计酒店大赏和2026 MILESTONE地标大赏,将在12月3日同天于雷士德工学院盛大举行。
以“双重愿景”来应答场域精神,同振互鸣。
当天,外滩设计酒店大赏将解读我们为何会奔赴一个目的地,并爱上一座城。
酒店正在成为一座城市传奇的探索起点,打动我们的是独一无二的身心灵体验,是设计美学的凝结,更是触及灵魂的文化共鸣。
![]()
而在2026MILESTONE地标大奖中,我们发掘历史敬意和文化肌理,激赏当代城市文化地标、商业生活、艺术宅邸等。
用建筑空间,见证当下;
以厚重的文化艺术,探索城市内心;
以突破范例的偶然与想象,重新定义美学资产。
12月3日,第十七届外滩设计酒店大赏 & 2025MILESTONE地标大赏同步举行。
以下我们将揭晓论坛嘉宾详情,诚邀大家一起来激荡思想、探讨当下——
![]()
圆桌议题
![]()
奢华酒店如何超越住宿本身,塑造其不朽魅力?从品牌故事的构建与传播,到运营中极致体验的打磨,一场关于如何缔造与传承酒店传奇的思想盛宴,就此开启。
嘉宾分享
![]()
阿丽拉乌镇、明月松间、既下山·大同……这些年,张晓晓带领goa以建筑探索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一边实践也一边探讨:在表象喧嚣的时代,如何通过有节制的设计,让酒店在每一个“此时此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坐标。
嘉宾分享
![]()
亲历中国奢华酒店发展的三十年历程,YANG再度叩问,何为奢华?
圆桌议题
![]()
重塑奢旅,即重塑人与世界的连接。行业领袖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将可持续理念、极致个性体验与创新融合,超越传统奢华的定义,在返璞归真与前瞻视野中,开启旅行的新纪元。
圆桌议题
![]()
我们在艺术空间里汲取人类的文明,心灵被震撼。但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作为城市灵魂的艺术场馆,如何在商业运营中保持独立,遵从自己的内心?
圆桌议题
![]()
如何在借鉴经典范例与释放创新想象之间寻找平衡?商业空间如何超越传统模板,通过建筑语言创造独特价值与体验?这既是对建成环境未来的前瞻,更是对行业协作模式的重新构想。
圆桌议题
![]()
在商业语境下,美学如何从视觉表现升华为可衡量的品牌资产?东方工艺的独特基因如何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构建不可复制的竞争力?这是一场关于美之标准的思辨,更是一次对美学赋能商业价值的实践路径探索。
Live Show
![]()
融合电子与器乐演奏的先锋三人乐团,由钢琴家朱序芝、中国竹笛演奏家荣颖、吉他演奏家范晔组成。他们坚信音乐创新没有边界,用音乐和建筑艺术共鸣。
圆桌议题
![]()
中国各大城市建造地标的进程还在持续,从纪念碑式的建筑,到炫耀、炫技……当下,我们如何思考占据城市最优资源的地标,它应该走向什么样的方向?
嘉宾分享
![]()
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著有学术作品《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修订本)》,历史非虚构作品《消失的古城(增订本)》《中国记事(1912—1928)》等,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构建中国城市的另一种观察。以百年发展为线索,带领我们“走进中国城市内部”。
▲ 扫码领取论坛限量免费名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