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云南昭通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

0
分享至

人民网昆明11月14日电 (记者蔡树菁)11月13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在昆明举行。会上,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分享了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的“昭通经验”。


昭通市靖安镇易地搬迁安置区。昭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昭通是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11个县(市、区)中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8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个。全市635万户籍人口中,脱贫人口达185.07万,监测对象26.6万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数量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群众增收任务艰巨。

近年来,巩固脱贫成果始终是昭通的重点工作。昭通市通过健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探索推广彝良天麻产业“721”和鲁甸食用菌产业“631”利益分配模式,真正把收益的“大头”分给群众,实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721”模式明确农户通过销售产品、就近务工、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占产业链总收益的70%,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利润占20%,村级集体经济公司收益占10%;“631”模式则按照农户占60%、经营主体占30%、村集体经济占10%的比例分配收益,让群众深度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昭通市是劳动力输出大市,全市外出转移就业人员达260万人,省外就业稳定在131万人以上。为此,昭通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平台和29个驻外就业服务站,与省外110个地区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创新推出“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出模式。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率稳定在86.9%、89.7%、93.4%以上,务工收入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


2025年春季昭通组织集体外出务工现场。昭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苏永忠介绍,大规模的劳动力外出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增长了技能,还有不少人在外经商办企业,积累了资本、开拓了市场,这是昭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昭通市出台“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连续八届举办“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建成创业平台22个,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270个,累计引导16.9万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动43.6万人次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如何就业?昭通市坚持“项目建到哪里,增收渠道就延伸到哪里”,整合“以工代赈”专项资金、衔接资金和协作资金,采取“党组织+集体经济+劳务队”的模式,就近吸纳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累计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达1082个,带动就业19.7万人次,发放劳务报酬达18.4亿元。此外,当地还通过盘活闲置农房、集体土地等资产资源增加收益,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5年来,昭通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及全市经济增速。巩固脱贫成果考核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昭通召开,“昭通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5804文章数 2007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