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对话企业家·服务美好生活
华住金辉:以高质量供给,寻路诗与远方
深夜十点,虹桥机场附近,一个身影正匀速奔跑。每周3至5次、每次至少一小时,在上下班或差旅途中“随时开跑”,已成为金辉雷打不动的习惯。
今年是他与华住并肩同行的第20年。“跑步是对心灵的保护和放空。这和企业经营一样,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他说。
时光轮转,市场浮沉。面对行业竞争与周期波动,他如何带领企业实现从“量”到“质”的价值跃迁?又将如何回应日益多元的消费期待,让旅客乘兴而来、舒心而归?近日,金辉做客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分享了他在长跑中的思与行。
作为一名全球马拉松大满贯完赛者,金辉将长跑中领悟的耐力与节奏,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人生是熵增的过程,企业也是。唯有不断突破、持续奔跑,才能保持活力。”从疫情冲击到文旅复苏,从千店规模到全球布局,正是这种“奔跑哲学”,支撑他与华住共同穿越行业周期。
金辉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忙碌一天后,常邀员工一起吃宵夜。“在轻松的氛围里,大家更愿意讲真话。很多经营灵感,正是和大家交流中萌生的。”
酒店业是高度依赖一线管理的行业,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从一线岗位一路走来的金辉深知从业者的不易。通过推行“一日店长”制度,他每年将至少20%的工作时间投入一线,亲身感知行业变化和需求变迁。
在他看来,酒店业本质是“传递善意的行业”,而这份善意必须从内部开始——只有当员工感受到尊重与信任,他们才能将温暖有效传递给每一位旅客。
当行业陷入低价竞争的循环,华住提出“以高质量方式,把万店规模重做一遍”。
谈及“质价比”与“内卷”的区别,金辉指出:“纯粹的低价竞争是内卷;而通过科技与组织变革提升效率、优化体验,才是真正的质价比。”
面对外界对华住“过于强调效率”的质疑,金辉以行动回应。近年来,华住持续推动组织转型与科技创新,构建起科技系统、供应链管理与组织文化的“三重保障”。
科技赋能效率,人性传递温度。在沿海采用防霉防潮家具、增设新能源车充电与换电服务、在高原推出“氧气房”、为老年旅行团定制专属食宿方案……依托科技与产业链的双重引擎,华住在确保标准化的基础上,将“因地制宜”的理念融入属地运营,持续探索着“千人千面”精准服务的落地可能。
站在二十年新起点,金辉对下一程的目标清晰而坚定:与华住一起走向世界级舞台,让中国服务成为全球标准。
“酒店业从来竞争激烈。唯有持续奋斗、不断奔跑,才能始终向前。”
他看到,商旅与文旅是一片广阔的市场,消费者对个性化旅居的需求远未被充分满足。“华住将始终秉持创业者的热情与奋斗者的姿态,以‘马拉松式’的耐心与创新,与消费者一道,寻路诗与远方,携手奔赴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程。”
![]()
点击进入访谈专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