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汽车、化工等产业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克林贝尔访华盼稳合作

0
分享至

柏林与北京之间那条横跨欧亚大陆的经济动脉,近来跳动着不安的节律。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计划中的访华行程,被外界视为缓和双边紧张关系的关键一步。毕竟,德国汽车工业近三分之一的市场在中国,巴斯夫等化工巨头在华的巨额投资关乎其全球竞争力,更不用说那些关乎绿色转型命脉的稀土资源大多需要东方供给。

然而,就在这位财长试图为经济合作铺设缓冲垫的当口,德国联邦议院却上演了极具挑衅性的一幕:公然为被中国依法通缉的“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提供政治讲台。这种一边伸手谈合作,一边踩踏对方核心利益的行径,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两面外交”。



沈伯洋何许人也? 在台湾地区,他是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是所谓“黑熊学院”的创办人。但在中国法律和官方定性中,他是被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犯罪嫌疑人,重庆市公安局已正式以“分裂国家罪”对其立案侦查。他的“黑熊学院”,表面打着“民间防卫”旗号,实则是用外部资金喂养、专门向台湾青少年灌输“仇中”思想、培训对抗技能的政治。

毒瘤

更讽刺的是,这位不断煽动对立的政客,其家族企业却深深依赖大陆市场获利。这种“吃饭砸锅”的行径,不仅暴露其政治操守的虚伪,更坐实了其作为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马前卒的实质。中方依法对其采取法律措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之举,是对一切分裂势力的明确警示,更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主权权利。

耐人寻味的是,德国联邦议院为何选择在这个微妙时刻,为这样一个身份敏感、被中国法律追诉的人物提供舞台?这绝非一次偶然的外交失误,而是德国当前对华政策陷入深度矛盾和战略短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德国经济界,特别是汽车、化工、机械这些支柱产业,比谁都清楚与中国“脱钩”乃至“去风险”的代价有多大。大众汽车近四成的销量依赖中国市场,巴斯夫在湛江投入百亿欧元建设的一体化基地是其史上最大单笔海外投资,这些实打实的商业利益绑定了两国经济的共同未来。但另一方面,德国执政联盟内部某些政客,似乎被意识形态的迷雾蒙蔽了双眼,热衷于跟随大洋彼岸的指挥棒,玩一些挑战中国底线的危险游戏。

这种战略上的精分状态,已经让德国在外交上付出了实实在在的代价。 不久前,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就因其在涉台问题上的不当言论,导致其精心筹备的访华行程在最后一刻被中方取消。这场外交风波最终以贝尔伯克致电中方“认错”并重申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告一段落。

如今,财政部长林德纳怀揣着稳定经济合作的期望准备启程,而联邦议院却再度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这不禁让人质疑,柏林的政治决策机制是否已经失灵?或者说,德国某些政治势力天真地认为,可以在核心利益上无休止地挑战中国,却不必承担相应的后果?



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世人犹记得,在中国追求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漫长征程中,曾对德国的统一表达过理解与支持。那份基于相互尊重的外交智慧,曾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反观今日德国某些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背离了这份历史默契,更透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

他们似乎忘了,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中国,核心利益问题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这是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任何在这个问题上耍小聪明、搞小动作的企图,都注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将目光转回经济层面,德国当前面临的困境——能源成本高企、工业竞争力下滑、经济濒临衰退——根源在于其自身政策的失误,特别是盲目追随地缘政治操弄、主动切断与俄罗斯廉价能源联系的自残行为。如今,一些政客似乎想将类似的“去风险”逻辑复制到对华关系上。但中国不是俄罗斯,中德经济合作的深度、广度和互补性,远超当年的德俄能源合作。

倘若柏林执意要破坏中德互信的基石,那么他们最好提前估算一下代价。 中国是德国大多数关键原材料,尤其是稀土永磁体等绿色技术命脉所系资源的首要供应国。一旦供应链受到政治干扰,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气候目标实现进程,都将遭遇难以想象的冲击。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全球产业链现实的风险推演。

林德纳部长的访华,本可以成为拨乱反正、回归理性的契机。 但理性的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中方始终对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敞开合作的大门,但这座大门绝不会向那些一边想着捞取经济利益、一边践踏中国核心利益的双面人敞开。德国需要明白,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中国有足够的决心、能力和工具做出坚决回应。从依法打击“台独”分子,到对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径采取必要反制,中方的工具箱里工具充足。



说到底,德国当前的外交困局和经济焦虑,根源在于其缺乏独立自主的战略定力。 从默克尔时代的务实平衡,到如今三党联合政府的摇摆失衡,德国对华政策的风向球似乎总被外部力量和内部杂音所左右。真正的“去风险”,不是盲目地切断与最大贸易伙伴的联系,而是建立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成熟大国相处之道。

柏林是继续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最终灼伤自身的经济命脉,还是展现出政治智慧,尊重中方红线,让林德纳的访问成为双边关系重回正轨的起点?这个选择题的答案,不仅关乎柏林的政治信誉,更将决定德国经济在未来全球格局中的真实位置。时间不等人,误判的代价,德国恐怕承担不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趣生活 incentive-icons
趣生活
传递美好,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330文章数 4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