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妇联公布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典型实践案例名单,案例以片区联动整合资源,以青创引领注入动能,以产业链接夯实根基,以品牌赋能提升价值,探索出了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共富路径,集中展现了浙江在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中的产业联动、龙头带动、能人撬动等多元发展路径。苍南前屿虾荟巾帼共富工坊荣获优秀实践案例。
![]()
苍南县前屿虾荟巾帼共富工坊位于炎亭镇东沙村,针对当地渔业资源丰富却长期受“低小散”制约的问题,整合30余家零散加工点,盘活闲置土地,建成3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空间,主要从事虾蛄、梭子蟹集中剥离销售,不仅有效带动留守妇女和低收入群众就业,还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步实现环境提升与产业发展的共赢,成功探索出一条集约化、富民强村的共富新路径。
![]()
![]()
![]()
工坊通过构建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与村民共富。党建整合资源,盘活村集体闲置厂房,集中改造30余家零散作坊,并通过“村级组织+银行+合作社+渔民”联建模式解决资金与入驻难题,从源头整治环境脏乱差。搭建就业桥梁,建立千余人的农户信息库并组织技能培训。在生产旺季提供800余个灵活岗位,实行现结工资,人均日增收最高达600元。休渔期更是引入来料加工,保障收入持续稳定。借势渔旅融合,引入电商直播拓展销路,依托本地旅游品牌和县旅投资源,打造集体验、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海洋产业馆。目前,工坊带动800余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村集体年增经营收入35万元,年吸引游客超万人,渔货销售产值超百万元,实现环境改善、产业升级与群众增收的多赢局面。
来源:苍南县妇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