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智造上海”|以技改为支点,上海加速撬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

0
分享至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不确定与新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面对外部环境的起伏与技术变革的浪潮,上海经信系统主动作为、以变应变,以制度创新激活市场潜能,以技术革新塑造城市韧性,于机遇中开拓新局。

今年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的技术改造投资跑出逾20%的加速度,“服务包2.0”为2.4万个企业诉求送上“一键回应”,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在闵行落子成势,智能终端产业剑指三千亿规模……一幅新质生产力引领的未来图景,正在浦江两岸徐徐展开。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特别策划——《2025·“智造上海”——新质生产力的城市跃迁》。系列报道将聚焦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2.0版等标志性实践,呈现上海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跃迁之势、奋进之姿与时代之光。

今年以来,随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指南(2024—2027年)》等政策陆续落地,制造业技改进入“快车道”。在这一国家行动框架下,上海迅速响应,围绕2027年工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的既定目标,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政策,加强项目组织,为企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宏观政策落地的成效,正在具体企业的实践中得到生动体现。

在上海金山区,伟星新材旗下防水品牌伟星咖乐,其年产11万吨水性防水新材料项目,以全自动生产线和智能立体仓库,诠释了何为“智能制造”;而上海金狮化工则通过超6500万元的投入,实现了从源头减污到全链增效的绿色蝶变,其“无甲醛复鞣剂”等环保产品,打破了国外高端市场的垄断,成为“上海市绿色工厂”的典范。

目光转向上海另一重点产业板块——嘉定,技术改造的价值更超越了企业自身。上海众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9000万元投资,正驱动其向“新能源+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多维测试平台跃迁。其强大的产业“乘数效应”带动了上游国产设备厂商的增长,有力支撑了上海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高地的战略目标。

从嘉定的汽车产业策源地,到金山的化工新材料集群,众望、伟星咖乐、金狮化工——虽分属不同行业,却共同描绘了上海技改的三个核心剖面: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跃升”、传统制造业迈向智能绿色的“模式重塑”,以及政策精准滴灌下企业内生动力的“全面激活”。它们的故事,共同描绘出上海制造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坚实足迹。

政策“组合拳”激活新引擎,伟星乐落子上海金山

在国家全面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战略背景下,上海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完善的产业政策,吸引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落地。凭借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创新生态,上海正加速探索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新路径。

作为其中的代表项目之一,伟星新材旗下防水品牌——伟星咖乐年产11万吨水性防水新材料生产基地,落户上海金山碳谷绿湾产业园,成为金山区在新材料领域推进“智改数转”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伟星咖乐金山基地。受访企业供图

伟星咖乐金山基地自规划之初便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导向。项目引入先进的粉料搅拌、液料生产系统及智能立体仓库,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与数字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精度;同步建设的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系统,则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物流路径、使用节能材料等举措,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智能与绿色的深度融合,使该基地成为行业内节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本。

该项目与2024年投产的重庆基地,共同构成了伟星新材“东西双核”的全国产能布局,是其“同心圆战略”的关键一环,有力支撑了全国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了公司供应能力。

那么,金山何以成为“东西双核”的关键一极?

这背后是区位、政策与企业战略的同频共振。首先,区位优势突出。金山地处长三角核心,人才、研发与市场资源高度集聚,既能高效服务华东市场、辐射全国,又为企业未来出海提供了有利支点。其次,产业政策高度契合。根据《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该项目属于鼓励类产业,与碳谷绿湾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的方向完全一致。对伟星自身而言,金山基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产能增量,更为其全国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战略保障。

项目的顺利落地,离不开上海市及金山区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据了解,该项目获得上海市技术改造专项支持,企业负责人坦言:“这笔‘真金白银’,直接缓解了我们在设备采购上的初期投入压力。例如我们一套干粉砂浆搅拌设备就高达800多万元,专项支持确保了项目能够快速推进。”

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极大增强了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坚持创新发展的决心。“这让我们更敢于投入前沿技术,坚定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负责人总结道。

事实上,伟星咖乐所获的支持并非个例。上海技术改造专项政策涵盖投资补助、更新补助、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助等多种形式。市经信委还联动金融机构推出“技改贷”“设备贷”等产品,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需求。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企业技改意愿显著增强,推动了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速超过20%,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6500万技改“破局”,金狮化工从跟跑到领跑

在国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战略背景下,上海正加速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位于金山区的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正通过深刻的技术改造,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着新路径。其中,深耕制革化工领域的上海金狮化工有限公司,通过累计超过6500万元的技改投入,实现了3.9万吨的产能提升,走出了一条“技术驱动、绿色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海金狮化工有限公司。受访企业供图

对于金狮化工而言,技术改造并非简单的设备更替,而是一场围绕“智能化提效、绿色化降碳、高端化提质”三大主线的系统性变革。公司将自身定位为集团的“技术驱动器”,立足制革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将技改与发展战略深度绑定:一方面,通过设备智能化升级,解决传统生产模式的效率瓶颈与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依托技术研发突破行业环保痛点,最终构筑“安全、高效、低碳”的现代化生产模式。

这场变革带来了产能、结构与市场竞争力的全面跃升。技改后,工厂产能新增3.9万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产品结构得到根本性优化,无甲醛复鞣剂、水性涂料等高端环保产品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一举打破了进口产品在高端制革市场的长期垄断。凭借“高效交付+环保品质”的综合优势,公司出口业务已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我们过去是跟随国际标准,现在正在参与制定新标准。”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作为“专精特新”企业,金狮化工在上海市及金山区的扶持下,充分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改项目备案绿色通道等多项优惠,显著降低了投资与时间成本。同时,“技改贷”“设备贷”等金融工具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持。

展望未来,企业负责人也提出了对政策的进一步期待。他建议,未来可继续扩大技改专项贷款的覆盖面,针对制革化工等细分行业推出“环保技改专项补贴”,并适当延长政策有效期,以支持企业更从容地实施长周期的技术改造规划,从而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政产研”同频共振,技改赋能国际试车场智造跃迁

从政策推动到企业实践,从产业升级到生态共建,这一协同发展格局在上海国际试车场重大技改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项目升级的启动,是国家顶层设计与区域产业布局同频共振的结果,也是推动汽车测试验证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由上海众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

项目恰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紧密契合国家“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大势。其战略考量深远:一方面,旨在填补国七排放、高级别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检测技术空白;另一方面,依托嘉定强大的汽车产业集群,承接上汽大众等核心主机厂的迫切测试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检测服务+技术输出”于一体的产业核心支撑平台,从而打破国外高端检测设备的技术垄断,提升本土检测行业的话语权。


上海国际试车场项目。受访企业供图

据了解,此项目之所以能成为嘉定区乃至全市的重点技改样本,其独特的“政产研”协作模式是关键。项目由安亭镇、上汽大众、上海汽检三方共同出资,构筑了一个“需求端(主机厂)-供给端(检测机构)-政策端(政府)”的紧密联动闭环。这种模式通过风险共担机制保障了项目稳健推进,确保了技术改造的方向与市场一线需求精准对齐,为上海全市技改项目提供了“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可参考模式。

在推动企业自身实现升级同时,技改带动区域产业链整体跃升。据悉,项目通过“主机厂—检测机构—零部件厂商”协同,构建“测试需求—技术研发—批量应用”闭环,预计有望带动上游国产检测设备企业营收增长40%。同时,新能源部件检测周期缩短30%,智能驾驶测试成本降低40%,帮助长三角主机厂研发迭代周期从6周缩短至9天,整体检测成本下降最高可达一半。

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收入2.8亿元、利润6150万元、税收230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200余个,并计划参与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提升嘉定在全国检测行业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结语:

技术改造,早已不止于设备更新,而是一场驱动产业思维变革、重塑发展模式的深刻革命,正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制造为底色,伟星咖乐展现了传统建材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重塑路径。

金狮化工的技改实践,则彰显了金山区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行动力度,为全国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放眼未来,上海国际试车场项目计划于2027年达产,正加快迈向“国内领先、国际认可”的综合检测服务商目标。从传统试车场向智能化、绿色化综合测试枢纽跨越,这一转型升级进程生动诠释了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时代图景。

这些鲜活的案例,是上海精准施策、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动注脚。为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战略,2024年上海发布《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专项行动》,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等“组合拳”,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

政策精准滴灌,企业创新共振,成效显著。2025年1-9月,上海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逾20%,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注入强劲动能。从一个企业的生动缩影,到一个产业的宏观增长,上海正以技术改造为关键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书写着坚实而有力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7805文章数 50840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