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边境幸福村看中国】国门边寨幸福浓

0
分享至


蝶变成桃花源的国门新村 王毅/摄

在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有一个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村子——猴桥村。
10月31日一早,“从边境幸福村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猴桥村委会国门新村,瓦蓝的天空下,保留传统风貌的民居与篱笆院落、古树相得益彰,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展示着这个村子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走进村子,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路边“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宣传标语,让各族群众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竹篱笆上,用汉语和傈僳语写着的“天空群鸟不离群,家族家道不分心”等通俗易懂的谚语,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村民。
村民余绍贵的家变成了民宿,院子里停了几辆住宿的客人的车。
被问及这几年家里的情况,余绍贵打开了话匣子:“依托口岸,我家开起了民宿,这两天通关了,开始陆续有人住宿了,日常由媳妇打理,每年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家里还种了100亩草果,每年也有不少收入,加起来能有10多万元。”
曾经,村民住在半山上,山高林深、交通闭塞,“打着火把串亲戚,走起路来一脚泥”是生活的常态。更是有民谣唱:“半年雨水半年霜,苦荞粑粑苤菜汤”“种一山收一筐”,日子真是苦。
而这些年来,这种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猴桥口岸是保山市唯一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距离缅甸甘拜地4.5公里、密支那120公里,是中缅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告诉记者:“近年来,猴桥村充分依托猴桥口岸,借着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东风,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智慧口岸、边民互市‘两场合一’,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依托口岸,将口岸贸易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发展草果、黄精、三文鱼等特色产业,累计种植草果13545亩,直接促进边民增收800余万元;建成三文鱼养殖基地,以“资金+土地”双入股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1万余元分红。2024年,猴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80.9万余元。
配合实施猴桥智慧口岸、边民互市“两场合一”、货运通道、猴桥口岸综合指定监管场地、口岸边境贸易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猴桥口岸列入全省智慧口岸建设“3+2”试点,2024年进出口货运量336.4万吨、贸易值109亿元、出入境人员50.85万人次,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94%。
充分发挥区位、政策两个优势,组织边民参加香蕉、西瓜等进出口物资申报交易,通过“合作社+边民互市”实体化运行,实现群众、村集体、合作社增收。
猴桥村各族群众凝心聚力抓发展,小小火塘会功不可没。
猴桥村立足山区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殷切嘱托,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向火”的生活习惯,以“火塘会”为载体,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入寻常百姓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发展各方面,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小火塘议出“好村规”,共同铺出乡村善治路。
如今,猴桥村依托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民族时报 incentive-icons
民族时报
《民族时报》网易官方账号
11964文章数 42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