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的码头上传来一阵悠长的汽笛声。四川舰解开缆绳,缓缓驶离码头,朝着试验海域驶去。这是076型两栖攻击舰首次出海试航。从去年12月下水到现在,才过了不到一年时间。
四川舰最大的亮点是电磁弹射系统。比传统蒸汽弹射效率更高、能耗更低,而且推力可调,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战机都能弹。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国福特级航母和咱们的福建号航母用了这技术,而四川舰,成了全球第一艘带弹射器的两栖攻击舰。
![]()
除此之外,四川舰还用了全电推进系统。用发电机发电,电动机驱动螺旋桨,噪音小、效率高,而且电力分配灵活,能给雷达、武器和电磁弹射器供电。双舰岛设计也很讲究,前面负责航海,后面负责航空作业,分工明确互不干扰。
外界对四川舰的定位争论挺多。从官方说法看,它还是两栖攻击舰,只不过能力范围比075型更广。
传统两栖攻击舰主要靠直升机运人、运装备、抢滩登陆。但制空权谁来保障呢?对地打击谁来提供?这就得依赖航母和岸基飞机了。
但四川舰的思路是:我自己就能提供空中支援。它可以通过电磁弹射起飞固定翼无人机,执行侦察、中继通信、精确打击、反舰等任务。大型隐身无人机带着精确制导炸弹或反舰导弹,能在几百公里外就把威胁消灭掉。
有了这个能力,四川舰就不只是运输工具了,而是能独立作战的平台。即使没有航母伴随,它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而且两栖登陆的老本行也没丢,坞舱能装气垫艇和装甲车,甲板能停直升机,一次能运一个加强营。
有军事专家推测,四川舰可能具备"三栖作战能力",海上登陆、空中机降、垂直空降都能干,让登陆战术选择更灵活。如果说075型是"会飞的登陆舰",那076型就是"能打的两栖攻击舰"。
![]()
首次海试都需要验证些什么呢?
首次海试主要检测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四川舰用的全电推进在中国海军大型舰艇上还是头一次使用,燃气轮机和柴油机发电正不正常?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有没有问题?不同航速下油耗和效率怎么样?都要实际跑起来才知道。
电力系统也很关键。舰上用电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雷达、武器、电磁弹射器、阻拦索、升降机等等。发电量够不够?配电系统稳不稳?特别是电磁弹射器启动时瞬间功率极大,如果电力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电压不稳。
当然,首次海试应该不会测试弹射系统,连飞机都还没上舰嘛,主要还是验证舰体本身的性能。后续还要经历多次海试,测试武器系统、航空作业系统、坞舱系统等。如果顺利,2026年或2027年,四川舰应该就能正式入列了,真正执行任务可能要到2028年前后,这是我个人的推测啊,具体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
从装备层面看,四川舰填补了我国海军在远海两栖作战能力上的空白。以前的两栖作战主要针对近海目标,075型够用了。但要在离海岸线更远的地方执行任务,就需要更强的空中掩护和打击能力。四川舰可以在远离本土的海域独立作战,不完全依赖航母保护,这让中国海军的兵力投送能力向外延伸了一大步。
![]()
从作战模式看,四川舰代表了新思路:用无人机增强两栖作战能力。未来战争无人化是大趋势,四川舰搭载大量无人机,能形成完整的无人作战体系,侦察无人机探路,攻击无人机打击,通信无人机做中继。这套打法全世界都在探索,中国走在了前面。
从战略布局看,四川舰配合福建号航母、歼-35战机、空警-600预警机这些装备,让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更加完整。一个完整的远洋作战体系需要航母提供制空权、驱护舰提供防空反潜、补给舰提供后勤、两栖攻击舰负责兵力投送。现在这几块拼图基本都齐了。
一些军事网站甚至把四川舰算成了"中国的第八艘航母"。这种算法不太严谨,但也说明外界确实把四川舰看成了准航母级别的存在。不过四川舰虽然装了弹射器,但毕竟不是航母,舰体规模、舰载机数量、持续作战能力都和真正的航母有差距,它的定位还是两栖作战,只是作战能力更全面了。
目前沪东中华造船厂正在建造第二艘076型,考虑到我国海军的远洋作战需求,如果能建造三到四艘。每艘076型配合航母和驱护舰,就能形成一个完整且强大的远洋作战编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