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三年没吃一粒控糖药,血糖竟然还稳得像老钟表。
![]()
你可能不信,5.6,这个数字我拿体检报告去给医生看,连她都愣了半天,说:“你真没吃药?”我笑笑:“真没,靠的是……四个‘不太像技巧的技巧’。”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慌过。血糖飙到7.8那年,家里人吓得都不敢做甜口的菜。我妈还偷偷念佛,说这糖尿病啊,是富贵命落了病根。我却不信那个邪,心里盘算:难道这辈子就得靠药物吊命?不甘心。
![]()
药物像个脾气暴的老大爷,一着急就上火,副作用一来,谁受得住?我见过邻居老李,吃药十年,脚肿得穿不了鞋,整天像踩棉花,最后还截了趾。那画面我一辈子忘不了。
我开始琢磨:有没有一种“轻巧点”的活法?不折腾、不痛苦,能让我和血糖和平相处。
讲真,我不是营养学专家,也不是健身达人。但我愿意当个“用身体试验生活方式”的普通人。三年下来,我总结了四个“不刻意”的方法。
![]()
它们不像什么“严格饮食计划”那么吓人,看起来甚至有点“懒”,但它们真的帮了我。
我说出来,不是让你照搬,而是想给你一个思路:控糖这事儿,不一定非得走“苦行僧”路线。
先说第一个方法:我从不饿着自己,但从来不吃撑。
很多人一查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第一反应是“节食”。饭都不敢吃饱,天天饿得头晕眼花,结果晚上忍不住偷吃,血糖更乱。
![]()
我是怎么做的?我保证每一口饭都吃得“心安理得”,但每顿只吃七分饱。
别小看这“七分饱”,它背后藏着个中医智慧。《黄帝内经》里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太饱,脾胃负担重,胰岛素就跟不上队,血糖自然飙起来。我饭前喝汤,饭后不立刻吃水果,慢慢咀嚼,吃得久一点,自然不暴饮暴食。
第二个方法听起来有点奇怪:我吃饭不讲究,但特别挑时间。
![]()
什么意思?我不追求什么五谷杂粮样样齐,也不搞那种复杂的膳食结构。可我吃饭的时间点,掐得比闹钟还准。
早饭不迟于7点半,晚饭不晚于6点。
这个节奏,是我从一位老中医那儿听来的。她说“人过午后而精气渐衰,晚饭吃重,脾胃难运”。我一试,还真灵。尤其是晚饭早吃,不仅血糖平稳,早上起床也不口渴、不心烦。
你要问我,中午到底能不能吃个馒头?我说可以,但别三口吞下去。细嚼慢咽,是我第三个“不刻意”的技巧。
![]()
这个技巧听起来老掉牙,可真管用。我以前也吃得快,尤其赶时间的时候,饭像仇人,三下五除二就解决。后来我发现,每次吃太快,血糖都蹭蹭往上冒。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吃得快,胰岛素来不及分泌,血糖就像脱缰的马。
于是我换了个办法——用筷子夹饭而不是用勺子,强迫自己一口饭咀嚼20下。这样吃饭,时间拉长了,饱腹感来得早,饭量自然就控制住了。
![]()
第四个技巧,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我从来不逼自己锻炼,但我天天“碎步走”。
我不跑步,也不跳广场舞,更没去健身房。我就是每天吃完饭后,在小区里溜达三圈,不着急、不冒汗,就像溜达狗。
你别笑,这个“饭后走一走”的传统,可是祖宗留下的智慧。《清代养生笔记》里就说过,“行于饭后,气血流畅,脾不积湿”。现代研究也证实了:饭后轻度活动20分钟,能显著降低血糖峰值。
![]()
有一次,我犯懒,饭后一屁股坐沙发上看电视。结果两小时后测血糖,7.2;第二天走了20分钟,再测,5.9。差距,就在这20分钟的散步里。
这四个方法,说起来都不难,可坚持下来不容易。我也不是完人,中间也有反复。有一次去老同学聚餐,吃得太嗨,回家一测血糖7.5,我差点把血糖仪摔了。
但我没放弃。控糖这事儿,不是比谁最自律,而是比谁“最能回头”。你今天多吃了,明天少吃点;今天走少了,明天多走两圈。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个波动的过程。
![]()
最让我惊喜的,是血糖稳定后,我整个人精神状态也变了。睡得好,眼睛亮,连脾气都温和了。以前动不动就烦躁,现在淡定得像老僧入定。
你要问我,这四个方法到底靠不靠谱?我说它们靠谱,是因为我不是靠忍耐熬出来的,而是靠习惯养出来的。真正能坚持的方式,往往不是最“科学”的,而是最“顺人性”的。
![]()
说句心里话,现在很多人控糖,控得像打仗,生活没了滋味,人也变得焦虑。其实你换个角度想,血糖不是敌人,它只是个信号,提醒你:该换个活法了。
我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别怕慢,怕的是你停下。哪怕今天你只做到一件事,比如“晚饭提前半小时”,那也是好事的开头。
健康,不怕你啰嗦,就怕你凑合。
![]()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杜文雯,李建国.不同饮食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9):45-48. [2]王倩,刘芳,张宏.饭后运动对餐后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3):189-192. [3]李志强,陈晓云.中医“七分饱”理念对现代控糖的启示[J].中医药导报,2025,31(5):67-7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