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贸摩擦此起彼伏,不少国家忙着选边站队的当下,欧洲有个老牌帝国却逆势而行,西班牙国王菲利佩六世带着满满的合作诚意访华,三天签下十份核心文件。
为什么在美欧对外合作态度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西班牙敢如此特立独行?
![]()
反套路的访华
最近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西班牙国王菲利佩六世,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政要访华时的低调,这位国王的行程从一开始就自带高光。
没有先飞北京铺垫,而是直接落地西南腹地成都,随后才转赴北京展开正式会谈,从11月10日到13日的三天时间里,他的日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
![]()
会晤、签约、参观一气呵成,最终以十份覆盖经贸、科技、教育、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文件收尾,为中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送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贺礼。
这份合作清单的含金量远超表面数字,在经贸领域,西班牙最大的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已明确表示,将联合中国金融机构推出总额50亿欧元的中欧贸易融资计划。
![]()
重点支持两国中小企业合作,科技领域,西班牙顶尖的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将与中国科研机构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新能源材料研发。
绿色能源方面,西班牙电力巨头伊维尔德罗拉公司将参与中国西部的风电项目建设,预计带动近2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更值得关注的是菲利佩六世在访问中的表态。
![]()
他不止一次提到,西班牙民众对中国的免签政策充满感激,并承诺将推动西班牙旅游部门推出更多针对中国游客的便利措施,让两国民众越走越近。
这种务实且亲民的态度与西方部分舆论场上的对华杂音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全球都在关注大国博弈的时刻,西班牙用一场高调的访华行动表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来都不该被阵营思维绑架。
![]()
从日不落帝国到务实合作者的蜕变
西班牙的反套路,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其数百年跌宕历史沉淀出的独特气质,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看似低调的西班牙,曾是大航海时代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16世纪时,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从美洲的墨西哥到亚洲的菲律宾,都飘扬着西班牙的旗帜,那时的英国还在积蓄力量,美国更是尚未诞生。
![]()
西班牙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海军,掌控着全球海洋贸易的命脉,但盛极而衰的规律从未失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通过数次海上战争逐步夺走了西班牙的海洋霸权。
更致命的是,西班牙完美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当英国的蒸汽机轰鸣作响,德国的化工产业迅速崛起时,西班牙还在固守着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工业基础日渐薄弱。
![]()
到20世纪初,这个曾经的帝国已经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甚至在1936年至1939年的内战中遭受重创,国力进一步衰退。
有趣的是,这种早于其他欧洲列强的衰落体验,反而让西班牙更早卸下了帝国的包袱,在法国、德国等国还在纠结于殖民地时代的荣光,试图在国际舞台上争夺话语权时,西班牙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定位。
这种心态上的转变,体现在外交政策上就是极致的务实,不掺和大国争霸,只关注自身利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当欧洲大陆杀得血流成河时,西班牙始终保持中立。
![]()
避开了战火的直接蹂躏,为国家保存了元气,这种中立基因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欧盟内部,当部分国家紧跟美国的外交步调时,西班牙总能保持独立判断。
在北约框架下,它也多次拒绝参与超出防御范畴的军事行动,用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的话说:我们的历史教会我们,最好的外交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在国际上争面子,这种朴素的逻辑,正是西班牙敢在敏感时刻对华示好的核心底气。
![]()
与中美的特殊历史渊源
西班牙的外交选择,还与它和中美两国的特殊历史渊源密不可分,先说说与美国的关系,19世纪末,西班牙的殖民体系已经摇摇欲坠,而美国正处于扩张的上升期。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惨败,被迫将古巴、菲律宾等最后几块重要殖民地割让给美国,这场战争被西班牙视为国耻。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这种被夺走家园的记忆,深深烙印在西班牙人的集体意识中,这种历史积怨,让西班牙对美国的指令天然保持距离。
近年来,美国多次施压西班牙,要求其在经贸、科技等领域配合对华限制措施,但都被西班牙以不符合本国利益为由拒绝。
![]()
就在菲利佩六世访华前,美国还曾通过北约渠道提醒西班牙,要谨慎处理与中国的合作,但西班牙外交部直接回应:西班牙的外交政策由西班牙人民决定。
而与中国的关系,则是另一番景象,在西方列强中,西班牙是与中国历史纠葛最少的国家之一,大航海时代以来,葡萄牙曾占据澳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法国参与八国联军。
但西班牙与中国的直接冲突屈指可数,唯一的例外是殖民吕宋(今菲律宾)时期,西班牙殖民者曾对当地的华人移民进行过迫害,这是两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愉快记忆。
这种历史包袱最小的优势,为中西合作扫清了很多障碍,从20世纪70年代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几乎没有出现过大的波折,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
中国连续多年是西班牙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的橄榄油、葡萄酒、汽车零部件大量出口中国,而中国的家电、新能源产品也深受西班牙消费者喜爱。
这种互补性极强的经贸关系,让合作成为两国的最优解,菲利佩六世在访华中特别提到,他高度看好中国的发展规划,认为这为西班牙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事实上,西班牙企业早已行动起来:在新能源领域,西班牙的太阳能企业与中国合作,在中东、非洲等地共建光伏电站。
在文化领域,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团多次来华巡演,中国的京剧也走进了马德里的剧院,这种全方位的合作,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利益交换,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
西班牙选择背后的时代启示
西班牙的访华行动,不仅是双边关系的里程碑,更在全球变局中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就在菲利佩六世访华期间,全球另一处热点地区正暗流涌动。
当地时间11月11日,美军福特号航母抵达委内瑞拉海域,战争阴云渐浓,美国之所以急于对委内瑞拉动手,为了控制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
![]()
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一场速胜战挽回在国际上的威信,但委内瑞拉并非软柿子,尽管军方坦言,若爆发全面战争,正规军仅能抵抗2小时,但他们已经明确表示将启动游击战。
这种以拖待变的策略,很可能让美国陷入泥潭,更重要的是,这场潜在的战争与俄乌冲突形成了牵制效应,俄乌冲突锁住了欧洲北约国家的精力。
委内瑞拉局势则可能牵制美国的兵力,整个北约体系被拖入多线作战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西班牙与中国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中小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独立的外交选择,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西班牙的做法,也给其他欧洲国家树立了榜样。
![]()
与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不如深耕双边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分得一杯羹,结尾再回到开头的问题:西班牙为什么敢特立独行?
答案其实很简单,它读懂了历史,也看清了现实,它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追随谁,而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