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看检察院做的是哪种不起诉了。
如果是绝对不起诉,则可以认定为没有案底。
![]()
如果是相对不起诉是有案底的。
如果是存疑不起诉,虽然没有案底,但是还可以继续侦查,如果发现新的证据还可以追究责任。
不过结合你说的,刑拘34天以后,检察院就不作出不起诉决定的话,那么大概率属于绝对不起诉。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一下。
1.关于绝对不起诉。
这就是无罪不起诉,也就是经过审查认为嫌疑人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当然具体的情形可以表现为多种。
一是相应的犯罪行为不是嫌疑人所实施的。
二是行为虽然是嫌疑人所实施的,但是由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而可以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不作为犯罪处理。
三是虽然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是具有相应的责任免除事由,比如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
四是一些特殊的情况,主要指司法解释或者相应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比如故意伤害案中伤情鉴定标准改变了。原来认为构成轻伤二级的,按照新的规定不再构成轻伤了。
当然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然后公安机关直接撤销案件,检察院都不用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种情况下是没有案底的,不止没有案底,对于之前刑拘的期间,还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2.关于相对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也称罪轻不起诉。
是指嫌疑人的行为已经符合了刑法分则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是由于犯罪情节轻微,而可以依据刑法第37条的规定免于刑事处罚,因此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比较常见的就是交通肇事罪,由于是过失犯罪,只要赔偿了被害人的损失,并且取得了被害人亲属谅解的话,非常可能可以获得不起诉。
这种情况下是有案底的。
不过,这种很少会在37天之内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一般都是会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之后在审查起诉环节再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种是无法申请国家赔偿的。因为办案机关刑事拘留并没有错误。
3.关于存疑不起诉。
存疑不起诉,也称证据不足不起诉。
显而易见,就是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这种情况下,会做出存疑不起诉,而且,嫌疑人可以依据不起诉决定申请国家赔偿。
不过,这种不起诉一般是不会在三十几天内做出,而是需要等待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检察院经过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以后,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才会做出。
另外,即便是做出了不起诉决定,如果公安机关后来经过侦查发现了新的证据,足以证明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了,还是可以再次起诉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