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势Auto-First|撒马尔
昨日的稿件刚用过“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与“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没料到今天还能接着用。11月12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奇瑞风(参数丨图片)云X3L在挑战攀爬999级“天梯”时突发意外。车辆在陡峭的台阶上失控下滑,连续撞毁多个防护栏杆后才停住。
现场画面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次日凌晨2点37分,奇瑞汽车发布致歉声明,将事故原因归结为“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承诺修复景区设施并承担全部善后工作。
“总有些品牌认为传统品牌那些成为经典的广告靠的是创意,现在才发现背后真的体现的是实力。 ”这是一位博主对奇瑞近日风云X3L在天门山挑战“上天梯”溜车事件的看法。
![]()
有意思的是,2018年,路虎揽胜运动版成功挑战天门山天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奇瑞反送路虎一大波好评和流量。自2013年到2022年十年期间里,路虎揽胜运动版先后完成了派克峰挑战、雪朗峰挑战、天门山挑战以及2022年的冰岛卡拉努卡尔挑战等7项极限“试炼”。
事实上,汽车行业通过极限测试来展现车辆性能是很常见的展示品牌形象和产品营销方式,但为何此次测试引发轩然大波,正在于对于“极限、创意与实力”的一个清醒和清晰认知。
据媒体报道,此次活动车型为奇瑞风云X3L,挑战的天门山天梯以150米垂直落差、30厘米湿滑窄台阶、平均45°坡度(局部超60°)著称,总长近300米,台阶湿滑且坡度陡峭,被描述为“连进口越野车都鲜少挑战”的路况。
![]()
一方面,一些车企的极限测试,已从严谨的工程验证,演变为博眼球的营销表演。在电动车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各种高空坠落、翻滚实验、碰撞测试层出不穷。一位工程师坦言:“车不是用来爬楼梯的,消费者需要的是可靠的家用代步工具。”
因为极端测试与实际用户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爬天梯能证明什么?消费者要的是城市通勤的舒适,不是杂技表演。”
另一方面,国产越野想“抄作业”,甚至想要超越的心可以理解,尤其是当下市场内卷,硬派越野方盒子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如若成功,那一定是品牌形象的硬核背书。
第三,从技术层面看,天门山天梯的极端地形对任何量产车都是巨大挑战。在雨天条件下,台阶表面摩擦系数降至0.3以下,大幅增加了爬坡难度。风云X3L虽搭载智电四驱系统和265mm宽胎,但在高频台阶冲击下,其扭矩分配响应速度仍无法匹配轮胎瞬间打滑的动态变化。
最后,创意和复制、模仿的背后既需要强大的产品力又需要缜密的策划与执行,二者缺一不可。
这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营销背后的行业焦虑。
![]()
极限测试成功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捷豹飞跃摩天轮”、“宝马X3攀登武隆天坑”、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圈速,福特Mustang GTD以 6分57.68秒的成绩创下纪录,成为首款闯入7分钟大关的美国量产车,彰显其高性能。
对于国产品牌,奇瑞并非唯一热衷极限测试的车企。近年来,国产车企纷纷投入各种极端场景的挑战活动。
小鹏X9超级增程车近期完成了全球首个极端全场景爆胎测试。在模拟7人满载、总重达3.324吨的状态下,在积水路面、暴雨天气、模拟冰面等极端场景下高速爆胎,车辆依然能保持稳定行驶。
更早之前,小鹏全新P7与小米YU7之间展开的“24小时高环耐力测试”对决,将新能源汽车的极限测试推向新高度。小鹏P7最终以3961公里的成绩刷新纪录。
这类测试看似是技术验证,实则是车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寻求差异化营销的手段。一位长期关注汽车行业的分析师指出,现在主机厂通过各种方式卷营销,一方面是比拼汽车参数和配置等硬性数据,另一方面也是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
成功案例像路虎,通过成功的测试,直接将车辆的性能如攀爬能力转化为强大的市场宣传点,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技术口碑。
综上,任何车企和品牌的极限测试都提醒我们:
一是极限测试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车辆性能无法匹配测试的极端条件,一旦失败就会对品牌公信力造成损害;二是此次事件折射出国产车企在品牌向上过程中的焦虑,试图通过对标豪华品牌极限测试快速提升形象。然而,真正的技术实力应体现在可靠性和用户体验上,而非一场高风险表演。(头图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