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冬季,气温骤降、气候干燥,流感季也随之到来,糖尿病患者将迎来“双重挑战”。此时,糖尿病患者不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还可能因流感等上呼吸道疾病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加强日常防护
随着气温下降,一些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血糖稳定,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加强防护。
★加强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更应频繁地监测血糖,每周测2~3天空腹血糖,每天三餐后2小时也要测血糖。需要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每周应增加1~2次凌晨2时的血糖监测,排查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严防并发症
长期血糖升高会增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收缩,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因此要做好“从头到脚”的护理。
1.保护心脑血管。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测量血压,定期检查血脂,将血压、血脂控制达标,并减少高盐、高油食物的摄入量。外出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头部、颈部受凉。
2.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患者每日都要检查足部有无破溃,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袜;穿鞋前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避免足部被硌伤;定期修剪趾甲,避免剪得过短或损伤甲沟;若发现足部出现红肿、疼痛、水泡或伤口,需立即就医。
注意,洗脚水温37~38摄氏度为宜,泡脚10~15分钟,建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以免烫伤。
★运动要循序渐进
在冬季,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循“适度、规律、保暖”的运动原则,选择快走、打太极拳、慢跑、骑行等低强度有氧运动。糖尿病患者可在每天10时或15时进行运动,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热身,运动后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受凉。
![]()
做好流感防护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弱,不但易感染流感病毒,而且容易发展为重症流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对流感,应预防优先、早发现、早治疗。
★主动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但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接种时间。人体在接种流感疫苗后,需2~4周才能产生有效抗体。现在仍未接种流感疫苗的糖尿病患者于流感流行期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进行接种,仍有防护效果。
2.联合接种。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诱发肺炎。因此,糖尿病患者既应接种流感疫苗,也应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减少感染风险
除接种疫苗外,做好以下防护措施也能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
1.避免去高风险场所。在流感流行期间,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若必须前往,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注意个人卫生状况。外出回家后,需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流动水洗手,或选择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
3.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对门把手、电灯开关等进行消毒。
![]()
★强化自身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稳定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更低,恢复速度更快。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流感季需进一步加强疾病管理。
1.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大多数成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毫摩尔/升以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避免因血糖过高或过低影响免疫力。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注意感冒药选择与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感冒后,在用药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药物选择与血糖监测。
★用药应谨慎
1.优先选择“无糖剂型”。市面上很多复方感冒药含有蔗糖等成分,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优先选择标注无糖型、不含蔗糖的药物。
2.避免滥用复方药。糖尿病患者若仅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可单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若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选择氨溴索、右美沙芬(无糖型);若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避免使用含伪麻黄碱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复方感冒药。
注意,若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该如何服用感冒药,可携带正在使用的降糖药物说明书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
★加强血糖监测
感冒或感染流感病毒会刺激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加上受药物影响,容易引发血糖剧烈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
1.增加监测频率。每天检测血糖4~6次,包括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若患者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或出现夜间不适的情况,需加测凌晨2时的血糖。
2.记录“血糖-用药-症状”。在血糖监测本上,同时记录用药名称、剂量、用药时间,以及体温、咳嗽程度等症状,以便医生判断血糖波动是否与药物或病情有关。
在治疗期间,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严重升高(如餐后血糖大于16.7毫摩尔/升)或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如口渴、多尿等,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用药情况及血糖监测结果,以帮助医生快速做出治疗决策。
![]()
文: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满富丽 潘琦
编辑:刘洋 李诗尧
校对:于洋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