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一番话语,这位早已退休的开国少将竟然直接晋升为上将,他的传奇经历,即便是小说都不敢如此编写。
很多人都知道,1988年的时候,中国恢复了军衔制,有多名开国将军再次被授予了军衔,甚至荣升上将。
在这些上将中,有一位尤为特殊。因为这位将军在晚年本已退休赋闲在家,却意外被上级再度召回,重新担任要职,并在1988年荣膺上将军衔。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对上级说过一番话语,这番话语的战略含金量之巨,早已超出了当时几乎所有人的想象。
![]()
(王将军)
是成还是昆,退休老将有话要说
将军名叫王诚汉,湖北人,是30年代参与红军老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凡是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战役,他几乎参与个遍。
因为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立下的军功,他在1955年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了光荣的开国少将。
成为将军后,王老长期在成都军区工作任职。到了1985年大裁军时,他已经是成都军区的司令。
![]()
(80年代的解放军)
当时由于裁军将至,军界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
成都军区或许在不久之后会面临裁撤,并入昆明军区。
个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地理位置相近,又都负责西南地区防务,任务存在重合。
基于此,上级遂做出裁撤其一、将其并入另一军区的决定,集中力量负责西南地区。
![]()
(80年代的解放军)
在1985年,彼时老山战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云南地区尚处于战争前线。在此情形下,承担云南、贵州两省防务重任的昆明军区,作为当时全军唯一仍肩负作战任务的大军区,自然不会被裁并。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年春节期间,数位国家级决策层领导亲赴前线视察。他们对昆明军区的工作予以了高度赞誉,还特别为军区部队题写了“国威军威看西南”的条幅。
所以,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保留昆明军区,裁撤成都军区,成都军区全面并入昆明军区,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
(老山前线)
就连成都军区也是这样认为的,当时军区的相关单位甚至有部分已经停止办公,转而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地整理文件,静待昆明军区接收。
可就是在这个时候,王将军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当时已经68岁,即将退休离任。
很多人到了他这个年龄,都会陷入一种疲倦期,只盼能尽快卸下肩头重担,平稳度过最后的工作时光,而后归家安享晚年。
![]()
(王将军)
当时,军区中的不少人都认定,王将军亦会如此。昆明军区合并成都军区乃是大势所趋,况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裁军这类关乎决策层面的重大事宜,无论是从个人晋升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情世故的常规思维来看,都轮不到他这样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将去费心劳神。
毕竟,军旅生涯已经所剩无几了,就算是对成都军区再有感情,在这个时候去较劲或者试图改变什么,多少都有点显得不合时宜。
![]()
(80年代的解放军)
一番言语,成功保住了军区
可是,王将军却偏偏没有选择听之任之,他深知“服从命令”这四个字的重要性,但更明白身为一个军人,要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和军队的长远发展着想,提出合理建议。
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国家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个地位在裁军的时候,不能不多做考虑。
于是,他不顾身边人的劝阻,在前往北京开会的时候,向上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也正是这一句话,不仅为日后保留成都军区埋下了伏笔,还直接助力王将军,在1988年荣膺上将军衔。
![]()
(王将军)
在这句话中,王将军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成都军区可以被裁撤并入昆明军区,但希望在两军区合并后,能够将驻地迁往成都,而非继续留在昆明。
这一番见解,令上级颇感惊讶。从时间节点来看,昆明军区地处前线,在当时的局势下,具备天然的作战优势和战略意义。
按常理推断,合并后驻地留在昆明无疑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
(对越前线)
但王将军却坚持认为,新军区的司令部,一定要设在成都,而不是昆明。
因为战争终将结束,云南并不会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部队建设,必须考虑战后的需求。
从战后需求出发,成都地理位置适中,能够兼顾西藏与云南两个重要方向。
反观昆明,距离西藏较远,在地理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倘若将军区指挥机关设立于昆明,掌管西南各省的话,军区战略纵深相对较短,一旦遭遇紧急状况,将极大地不利于部队的机动与调动。
![]()
(80年代的西藏)
此外,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便是军事要地,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物产资源丰富多样。
将军区指挥机关设于成都,能够充分依托成都的经济文化优势,为军队建设与作战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上级领导听闻王将军的见解后,不禁频频点头,深切感受到王将军的思路既具启迪性,又富有战略前瞻性。于是,上级要求王将军撰写一份更为详尽的分析材料以供审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样一份材料,改写了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的命运轨迹。原本几乎已被判定裁撤命运的成都军区,奇迹般地得以保留;而备受瞩目的“前线指挥部”昆明军区,却被并入了成都军区。
![]()
(成都军区军人臂章)
毫无私心,将军一句话改变时局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后的新成都军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和王将军最早的“昆明军区合并成都军区以后,将驻地搬到成都”有了一种呼应,因为成都军区的领导班子中,有着太多原昆明军区的印记。
新任司令傅全有,在军区合并之前担任南京军区第一军的军长,本和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关系不大,但该军在老山战役期间一直在昆明军区序列当中作战,因此他也可以被视作半个昆明军区的将领。
傅全有的得力副手,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廖锡龙,同样出身于原昆明军区,曾担任昆明军区第11军军长。
![]()
(昆明军区军人)
仅从这些昆明军区将领在新成都军区的升迁情况来看,也可从侧面印证,王将军作为成都军区司令,他提议保留成都军区的出发点,压根就没有个人私虑,全部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为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出谋划策,是个人独到战略眼光的体现。
保留成都军区后,王将军退休告老还乡,准备回家颐养天年。然而,刚退休两个月,上级便发来了一纸命令。上级对王将军的提议赞不绝口,认为他颇有战略眼光,非常适合前往军事科学院担任政委工作。
![]()
(军事科学院)
就这样,在退休以后不久,王将军又被召回,他还在3年后的1988年,成功晋升上将,书写了一段中国军史的独特佳话。
追根溯源,这一切荣耀的背后,皆源于他当初向上级坦诚直陈、力主保留成都军区的那番肺腑之言。这番话语,不仅展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更彰显了他以大局为重、为国家军队长远发展殚精竭虑的赤诚之心。
参考资料 1、人民网《揭大裁军“成昆之变”:为何撤昆明军区留成都军区》 2、中国新闻网《邓小平强调“消肿”:百万大裁军拿二野开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