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素布、一支蜡刀、一壶熔蜡,指尖流转间,花鸟鱼虫、几何纹样便在布面上渐渐浮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的安顺蜡染正以多元场景打破传统模式,让游客从“远距离观赏”变为“沉浸式体验”,以文化底蕴“加分”文旅消费。
![]()
游客在云峰蜡染馆
在云峰屯堡的石头街巷间,今年国庆期间全新亮相的云峰蜡染馆人气高涨,店长冉恩西介绍:“节日期间每天接待游客约200人次,我们还将蜡染与云峰屯堡的沉浸式剧本杀结合,让游客在玩的过程中主动了解蜡染,这样既能推进剧情,又能让大家记住安顺特色。”
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浩然举着刚完成的特色纹样帆布包说:“本来是冲剧本杀来的,没想到还能体验蜡染。任务结束后跟着学做了件小物件,既没耽误玩游戏,又亲身感受了安顺蜡染,一次行程有两份收获!”这种“潮流游戏+非遗体验”的设置,让古老技艺以更轻松的方式触达大众。
而景区内的贵客有旅等店铺推出的AI蜡染体验,更成为科技赋能非遗的典型实践。店内设有AI蜡染创作终端,游客只需上传照片、选择喜欢的纹样,系统就能快速生成专属蜡染设计稿。若想尝试传统工艺,还能将AI设计稿作为参考,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实物制作。这一“科技+文旅”的新尝试,能让零基础游客轻松参与创作,真正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
云染坊内的蜡染文创产品
旧州古镇作为安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引进多元非遗业态、出台租金奖补政策,推动蜡染等非遗项目常态化经营。古镇内的云染坊内,蜡染服饰、丝巾、帆布包、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店主王粉特意准备了纯色T恤、帆布包等半成品供游客自由创作,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推出的挂件、胸针等小物件颇受年轻人喜爱。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店内每天能接待游客数百人次。”王粉介绍,通过“短平快”的体验模式,让游客15至20分钟就能完成一件简易作品,既降低了体验门槛,又让大家快速感受到蜡染的乐趣。
从景区的科技潮流互动,到古镇的日常消费体验,安顺蜡染的创新实践还在向更丰富的领域延伸。
![]()
游客在书亦蜡染店内
作为安顺蜡染非遗传承人,张娟娟在市区打造的书亦蜡染与树咖啡,通过差异化定位,让蜡染融入日常生活——书亦蜡染以空间展示为核心,成为文旅打卡热点,2025年春节期间日均接待客流超1000人次,店内推出的蛇年主题蜡染挂历更成为爆款;树咖啡则聚焦“咖啡+蜡染”,在提供咖啡饮品的同时,以蜡染纹样装饰杯垫、桌布,还同步售卖蜡染书衣、首饰、围巾等贴近生活的文创单品,不少游客因这份“咖啡香里的蜡染韵”专程前来打卡。
![]()
树咖啡店内的蜡染产品
“我就是想让年轻人在放松的氛围里接触非遗,喝杯咖啡的功夫,可能就带了本蜡染书衣回去,这种‘不经意的传承’更有生命力。”张娟娟说,目前正筹备新的蜡染展馆,未来也会接待各类团队,进一步拓展蜡染文化体验。
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安顺蜡染的体验场景持续拓展:镇宁自治县高荡千年布依古寨蜡染体验店,让游客感受蜡染与布依文化的交融;旧州古镇非遗体验馆依托古镇文旅资源,提供系统化的蜡染研学体验;安顺蜡染博物馆则以“看展+动手”一站式服务深化认知……这些多元场景,正让安顺蜡染从陈列的“非遗符号”,逐步蜕变为融入日常、可感可触的特色名片,为这座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