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政府对华打响的“第二枪”是什么?日本外长对华又提出了什么要求?解放军这边又有什么最新行动?
![]()
近期,日本政治人物高市早苗先是抛出重磅言论,直接把“台湾有事”和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划上了等号。
这种说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为日本行使所谓的“集体自卫权”铺路,潜台词里充满了“武力保台”的危险味道。
话音刚落,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就在社交媒体上用日语硬怼了回去,提到了要把“伸过来的肮脏脑袋”给“砍掉”,这话说得可真狠,也立刻被日本方面抓住大做文章。
日方迅速将这番话定性为针对高市早苗个人的“斩首威胁”,很明显,这就是在争夺叙事权,但是中方分析认为,薛剑的言论明显是对分裂主义势力的广义警告,而非指向特定个人。
![]()
可是在日本的操作下,它变成了一场对具体政治人物的人身攻击,一下子就占据了道德洼地。
没过多久,日本政府就开始了下一步动作,更是计划将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甚至不排除直接驱逐。
事情到了这一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抗议了,这是要把一名外交官彻底工具化,以此来塑造中国“外交失格”的国际形象,服务于其诋毁中国的战略目的。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国台办也下场了,但打法完全不同,他们不纠结于“砍脑袋”的细节,而是直接翻出历史总账,点名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背负的历史罪责,用历史的纵深感,一下子就瓦解了日方试图介入台海的法理与道德。
![]()
可是当语言的交锋变得火药味十足,真刀真枪的军事行动,就成了最直接、最无需翻译的“国家声明”,就在这场外交口水战愈演愈烈之际,解放军的舰艇编队用行动说话了。
这个时间点选得非常讲究,11号上午,解放军一支编队赫然出现在日本鹿儿岛县外海。
而就在第二天的12号,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正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上,就薛剑的言论向中方发难,这种时间上的“准同步”,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
![]()
舰艇编队穿越大隅海峡驶向太平洋,这不只是一次常规的远洋训练,更是对日本本土安全发出的一次清晰警告,这种抵近家门口的实力展示,远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分量。
再看看这支编队的配置,领头的是一艘055型万吨大驱,舰名“鞍山舰”,身后还跟着一艘054A型护卫舰和一艘补给舰。
这套组合出动,说明编队具备强大的远洋独立作战能力,这恰恰是对高市早苗所谓行使“集体自卫权”可行性的最有力驳斥,展示了解放军有能力在日本干预之前,就提前塑造战场态势。
同时这次军事行动还有更深一层的警示意义,高市早苗之流的激进言论,背后真正的算盘是为日本“修宪扩军”和政治右倾化寻找借口。
![]()
也正是因此,解放军的抵近巡航,不仅是敲打“武力保台”的妄想,更是对日本试图突破和平宪法、重塑地区军事格局这一危险趋势的战略性警告。
随着事情的发展,这场中日冲突很快就不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了,双方都在想办法把它跟更广阔的国际和国内议程捆绑起来,目的就是争取外部支持,同时巩固内部立场。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G7外长会上的发难就是一次经典操作,他非常巧妙地将一桩双边外交口角,成功升级为了一个需要G7层面共同关注的议题。
最终G7会议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果然表达了对台海局势的“关切”,强调了维护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还提到了反对通过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
![]()
不得不说,日本利用多边平台、拉拢盟友为其立场背书的策略,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当然,G7的表态也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支持,同样也反映了整个西方世界对台海局势的普遍焦虑,日本只是成功地将自己的私货,打包塞进了这个更宏大的地缘政治叙事之中。
反过头来再看高市早苗最初的言论,从日本国内政治的角度审视,味道就更不一样了。
高市那套“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论调,本质上就是一种政治动员,目的就是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感来整合国内共识,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扩大军备这些敏感的国内政治议程扫清障碍。
但是经历了这些事情,从外交辞令的激烈交锋,到军事肌肉的近距离展示,再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合纵连横,近期中日之间这轮紧张关系,绝非单一事件,而是一次立体的、多层次的战略互动。
但不管怎样,两岸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任何外部势力插手,都会受到严厉的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