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一次是去,一次是回。
然而,现在连资本市场都懒得逛“男人的衣柜”了。
最近,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公布了2025年11月份指数审核结果。在最新的MSCI中国指数调整中,海澜之家就在剔除名单中,该变动将于11月24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这已经不是海澜之家第一次被资本市场教育了,上一次是2020年被富时罗素剔除。
简单说,MSCI就是资本市场的VIP包厢。而海澜之家,这家曾经靠"男人的衣柜"洗脑全中国的男装品牌,现在正在体验从VIP到站票的酸爽。
![]()
资本的游戏
从来不讲武德
MSCI这个指数,本质上是个高端玩家俱乐部。
能进去的,都是资本眼里的优等生;被踢出来的,那就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
而且这个俱乐部还有个特点,嫌贫爱富,见异思迁。你业绩好了,它对你笑脸相迎;你增长放缓了,它立马翻脸不认人。
这次调整,26家公司进去,20家公司出来。海澜之家就在出来的那拨里,仿佛上学时被老师叫到后排站着的差生,还要被前排新来的优等生嘲笑。
为什么会被踢?
表面上是业绩不行,深层次是故事讲不下去了。资本市场最擅长的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戏码。当你顺风顺水时,各路资本追着你喊"小甜甜";当你增长乏力时,他们立即改口叫"牛夫人"。
![]()
▶图源:海澜之家官方微博
而海澜之家的财报,读起来还像一本悬疑小说。从表面数据看,海澜之家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55.99亿元,还小幅增长了2.23%。但贡献超七成营收的主品牌“海澜之家”营收仅为108.49亿元,同比下滑3.99%。
这已是该主品牌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多个财报期出现收入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海澜之家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19年公司营收曾达到219.7亿元,此后便陷入“增一年、降一年”的循环。2024年公司净利润21.59亿元,仅为2018年巅峰时期的六成左右。
营收在涨,利润在跌;门店在开,顾客在少,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让资本用脚投票,自然直接送上一首《凉凉》。
更惨的是,被MSCI踢出去后,那些跟踪这个指数的基金就得跟着卖出。这就好比你在朋友圈被大佬拉黑,其他小弟也得跟着取关。
据估算,这次被剔除直接导致约2.5亿元资金流出,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损失,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机构在偷偷减仓。
![]()
重营销,轻产品
尴尬的转型
海澜之家不是没努力过。
为了讨好年轻人,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那劲头堪比中年大叔硬要混进00后圈子。
冠名综艺,搞得像不要钱,从《奔跑吧兄弟》到《最强大脑》,就差去冠名《青春有你》了;
请小鲜肉代言,从周杰伦到林更新,再从张颂文到潘展乐,仿佛在说"你看我们也很年轻";
做跨界联名,从黑猫警长到李小龙,主打一个情怀回忆杀。
![]()
▶图源:海澜之家官方微博
最骚的是,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其广告宣传费用累计超过了25亿元。
25亿什么概念?够把全国所有男人的衣柜都塞满小广告了。按照海澜之家一件衬衫200元计算,这相当于白送给市场1250万件衬衫。要是把这些衬衫一件件连起来,估计能绕地球好几圈。
结果呢?年轻人该不买还是不买。这就很残酷了,钱花了,声响了,水花没了。
究其原因,海澜之家还是没搞懂现在年轻人要什么。
为了紧跟新消费潮流,海澜之家近年来还积极杀入户外赛道。但尴尬就尴尬在,无论是时尚性还是专业度,都没有做到极致。
就说现在的年轻人,要的是"又专业又能装逼"。你跟他讲"极光95绒",他反手就问你防水指数多少、透气率多少。问急了,客服只能回一句:"这个暂时没有具体数据呢亲~"
![]()
▶图源:海澜之家官方微博
而当你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技术参数时,隔壁的波司登正在大谈特谈"登峰2.0"系列用了什么航天科技,安踏也在炫耀氮科技平台多牛逼。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销售费用为24.72亿元,占营收比重21.37%,而研发费用仅为1.06亿元,同比下降4.69%,研发费用占比不足1%。
重概念,轻技术;重营销、轻产品。这样的策略,在经济上行期或许行得通,但在如今人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环境下,已经没人愿意当冤大头了。
![]()
被诅咒的商业模式
海澜之家最牛逼的,其实是它的商业模式。
简单说就是,卖得好我赚钱,卖不好你背锅。他们的"可退货模式",让供应商承担库存风险,自己轻装上阵。这操作堪比你把作业借给同学抄,他考好了是他的,考砸了是你的。
这种模式短期看很爽,长期看很伤。
供应商被坑多了也学精了,你让我背锅,我就只做保守款。什么创新?什么黑科技?不存在的,安全第一。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现在海澜之家的款式永远在"商务"和"更商务"之间徘徊,创新永远在"换个颜色"和"换个logo"之间循环。
![]()
▶图源:海澜之家官方微博
最要命的是库存问题。截至2025年三季度,海澜之家存货高达84.87亿元。这些库存多到能开个博物馆,名字就叫"中国直男审美变迁史"。
可以说,这种模式几乎让海澜之家失去了做产品的基因。就像一直被喂饭的人,最后连筷子都不会用了。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优衣库跟你拼性价比,波司登跟你拼专业性,lululemon跟你拼生活方式。海澜之家呢?还在跟加盟商玩"你猜这件衣服能不能退货"的游戏,自然有点落伍了。
![]()
未来还可以怎么走?
说了这么多,海澜之家是不是就没救了?
那倒也不是。但要改,就得从根子上改,不能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了。
第一,先把筷子捡起来。
别再指望供应商给你喂饭了。自己做产品,自己搞研发。哪怕一开始做得难吃,也得自己动手。
1%的研发投入,在服装行业就是个笑话。要知道,现在的大妈买件防晒服都要看UPF值了,你还在这里跟消费者玩“你猜我专不专业”的游戏?
第二,别在年轻人身上乱花钱。
25亿广告费,要是拿来搞研发,能搞出多少黑科技?要是拿来培训店员,能培训出多少穿搭顾问?
现在的消费者精得很,你在他眼前晃悠再多次,不如把产品做好一次。
第三,认清自己是谁。
你说你要做户外,就得真的懂户外。不是把衣服做得花花绿绿就是户外了,得真的能上山下海。
你说你要做年轻人的生意,就得真的懂年轻人。不是请个小鲜肉就是年轻化了,得真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其实最关键的是,想清楚你的核心客户到底是谁。是那些还在穿商务休闲的中年大叔,还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试图讨好所有人,最后往往是谁都讨好不了。就像你不可能既保持直男审美,又想要潮牌范儿。
最后说句扎心的。
以前的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现在的男人,一次都不想逛。不是男人变了,是海澜之家没跟上男人变化的速度。
被MSCI踢出群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消费者踢出生活。更可怕的是,当你想要改变时,却发现已经被自己设计的商业模式困住了手脚。
海澜之家,是时候重新打开那个属于男人的衣柜,看看里面还剩下什么了。
如果里面只剩下过时的款式和积压的库存,那不如,直接换个衣柜?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