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论坛锐评 | 善于向“坑老”直播亮剑

0
分享至



封闭的微信群内,“神医”侃侃而谈;隐蔽的直播间里,“神药”包治百病……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七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从公布的七起典型案例看,一些企业和单位通过“免费体验—制造焦虑—虚假宣传—高价销售”形成违法链条,诱使老年消费者购买高价保健品。这不仅撕开了利用私域直播侵害老年群体权益的黑产链条,也折射出新业态快速发展、背后治理适配不足的现实挑战。

私域之“私”,何以异化为监管之“失”?本质或是技术便利性与监管滞后性的矛盾。作为平台经济新业态,私域直播本是构建深度信任的新模式,却在不法分子手中沦为“法外飞地”。区别于抖音、淘宝等可检索的公域,私域直播依托微信群、小程序、H5外链等构建封闭场景,且普遍具有直播无回放、交易无订单、链接限时删除等特点。这种“阅后即焚”“播完即散”的特性,使调查取证难、消费维权难、监管查处难,让违法行为一度潜行于阴影。

骗局为何屡屡得手?透过典型案例发现,其骗术之精密,布局之险恶,令人心惊。在山东冠县市场监管局查处的怡鑫生活便利超市虚假宣传案中,当事人以“1元钱购买10个鸡蛋”的宣传,吸引老年消费者到其经营场所,通过生产商网络直播、现场讲解等方式,推销某品牌维生素D软胶囊、鱼油软胶囊、枸杞蜂蜜等产品,宣称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功能。这套“引流—洗脑—变现”的精密骗局,将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对情感的需求异化为可收割的“流量”。行径之恶劣,于法不容、于情难恕。

“坑老”直播乱象背后,反映出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的多重短板。于法有隙,新业态的定性、责任界定和证据认定,仍存模糊地带;平台失守,部分运营方资质审核虚设,对异常交易预警不足;鸿沟难越,全国1.61亿银发网民规模背后,是亟待提升的数字素养和防骗意识;情感真空,子女关爱缺位,让“温情营销”乘虚而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这一框架下,整治行动已全面铺开。市场监管总局将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列为2025年集中整治重点工作,截至10月在私域直播领域立案30件,罚没293万元;中央网信办“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明确从严打击“搭建私域直播场景,诱骗老年人打赏”。所有这些,标志着此项工作已升级为全国性、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工程。

根治乱象,贵在常态,成在长效。整治之要,首在法治。须以“法治之进”应对“技术之变”,加快立法进程,明确私域直播领域经营红线与处罚标准。市场监管部门需强化技术赋能,善用电子存证、区块链溯源等新型取证手段,深化与公安、网信等部门协同,对“引流、运营、技术、生产”各环节实施全链溯源、连根拔起,做到发现一起、彻查一线、严惩一批、警示一片。

平台之责,亟须压实。社交、支付、技术服务等平台要守土有责,严把商家资质准入关,运用AI识别、交易监测等手段,对“涉老”直播进行风险识别预警,对违规账号果断限流、封禁。可借鉴广东“先行赔付”机制,由平台在争议未决时垫付赔偿,倒逼其主动作为。

社会之防,亟待筑牢。家庭关爱是基础,子女需主动填补父母情感空缺,关注其消费动态。社区要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建立巡察预警吹哨机制。反诈宣传可借助戏曲、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吸引力与实效性。更要推进“数字适老”,帮助老年人掌握必要网络技能,从源头提升防骗“免疫力”。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我们乐见技术革新,但绝不容忍“技术作恶”。私域之“域”,必然是责任之域、诚信之域。唯有法治刚性、平台担当与社会关怀协同发力,方能彻底斩断伸向老人的黑手,守护好亿万幸福“夕阳红”,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安心冲浪、安享晚年。

来源 | 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 | 常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论坛 incentive-icons
人民论坛
人民论坛网,有价值的思想
8089文章数 373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