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德国经济部长瓦德富尔怀揣着德国工业界的殷切期望,原计划踏上访华之旅。其核心议程之一,便是寻求在稀土这一关键战略性资源领域与中国深化合作。
然而,外交场合最讲究言行一致和相互尊重,这位部长却在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发表了不合时宜的言论,触及了中国最核心、最不容退让的红线,最后直接表示“不去了”。
![]()
结果可想而知,中方采取了必要的“冷处理”措施。
瓦德富尔眼见算盘落空,又换了一副面孔,称“希望访华”,德国政府也出来唱红脸,称德国总理默茨的的访华行程不变!
这一回合的较量,以德方的外交失利告终。
德国媒体将其形容为“对德国外交的一次警醒”,这个评价颇为中肯。按理说,碰了钉子之后,明智的做法是反思原因,调整策略,以更务实、更尊重的姿态进行沟通。
![]()
德方也确实做出了补救姿态,安排财长克林贝尔准备后续访华“修补裂痕”。但戏剧性的是,“修补匠”尚未启程,新的风波就已接踵而至。
11月6日,德国政府突然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钢铁、电动车等产品发起审查,并积极推动在欧盟层面加征关税。
几乎同时,德国央行行长也公开点名中国稀土产业,鼓动欧盟联合采取“反制措施”。
![]()
这一系列经济领域的动作,来得迅猛而协调,很难用“巧合”来解释。
说到底,德国决策层很纠结,一方面,德国经济界对中国的稀土和市场充满依赖;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却要在其他经贸领域展现强硬姿态。
这种策略看似是多管齐下,但在实践中往往行不通。
![]()
它非但不能迫使对方在原则问题上让步,反而会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让原本可以合作的领域也平添变数。
而这种矛盾心态,为接下来更严重的挑衅行为埋下了伏笔。
踩红线与碰重拳
如果说之前的动作还带有经济博弈和外交摩擦的色彩,那么11月8日之后的事件,则完全将事态推向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层面。
这一天,德国柏林举办的所谓“自由大会”,上演了极其恶劣的一幕:台湾地区的蔡英文被邀请以“民主代表”的身份发表演讲,而德国联邦议会议长竟然亲自出席,为其站台背书。
![]()
这一行为的性质极为严重。
它彻底背离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德国政府一再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承诺,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
德国政府此举,无异于在14亿中国人民最为关切的民族感情问题上玩火。
![]()
台湾地区的某些媒体对此大肆炒作,试图营造国际社会“挺台”的假象,但这改变不了事件的本质:这是一次严重的外交事件,必然对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造成冲击。
然而,德国的“表演”并未就此停止。
四天之后,11月12日,一场更加荒诞、更具象征意义的闹剧在德国联邦议会门口上演。
被中国大陆司法机关依法正式通缉的“台独”分裂分子沈伯洋,竟然获准出现在德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殿堂,参加一场主题为“独裁国家信息战”的听证会。
![]()
沈伯洋何许人也?他是大陆首个以“分裂国家罪”正式立案侦查的嫌犯,其创办的“黑熊学院”长期接受外部势力资助,从事煽动分裂、散布仇视大陆言论的活动。
这样一个被中国法律明确定性的犯罪嫌疑人,居然被德国议会奉为“座上宾”,允许其利用德国庄严的议会讲坛散布“台独”言论。
沈伯洋本人显然将此视为一场政治秀,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站在议会门口的照片,配文“我不会退缩”,台湾地区的一些媒体也跟进鼓噪,试图塑造其“不屈”的虚假形象。
![]()
但就在沈伯洋在柏林表演的同一天,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发布悬赏通告,通缉两名长期从事反华宣传的“台独”网络骨干分子温子渝和陈柏源,悬赏金额高达25万元人民币。
通告透露,这两人因利益分配不均已发生内讧,互相揭发,上演了一出“狗咬狗”的丑剧。
而沈伯洋本人的处境也同样尴尬,据透露,在其被通缉后,台湾地区的陆委会仅给予象征性声援,并未提供实质性保护,沈伯洋不得不私下四处寻求庇护。
![]()
一边是“台独”分子在境外舞台上虚张声势的苍白表演;另一边则是大陆司法机关雷厉风行、精准打击的实质性行动。
大陆的通缉令和制裁措施(包括牵连其父亲的企业“兆亿有限公司”),显示打击范围正从台前人物向幕后金主和经济链条延伸。
这预示着大陆对“台独”势力的清剿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更深入的司法实战阶段,绝非象征性警告。所谓的“台独联盟”在法律的铁拳面前,其内部的脆弱性和功利性暴露无遗。
![]()
而德国却认不清形势,已经很难用单一部门的行为失当或偶然的外交失误来解释了。
它更多地折射出德国当前执政联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可能存在的深刻矛盾和混乱。
与默克尔时代注重实际利益、保持战略沟通渠道的务实作风相比,现任政府似乎更倾向于一种被意识形态驱动的、带有对抗色彩的路线。
![]()
但德国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存在任何妥协空间。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样也是中欧、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
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挑衅,无异于撼动两国关系的根基。毕竟,中国连续七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数以千计的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发展机遇。
![]()
若政治上的短视和冒险行为,必然会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冲击。
即便德国政府试图玩弄“两面手法”,一边寻求经贸合作,一边在政治底线问题上捅刀,最终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沈伯洋之流的表演,就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
他们的喧嚣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也阻挡不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
而德国若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滑行,为其提供政治舞台,那么它收获的将绝不会是地缘政治上的得分,而只能是外交信誉的破产和自身国家利益的严重受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