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的毛乌素沙地之上,1000亩原生态大红糜子田迎来丰收。金灿灿的糜子颗粒归仓,不仅勾勒出沙地农业的喜人丰收图景,更承载着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满满喜悦。随着自动化炒米厂“全链条护航”产业模式的落地推行,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不仅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大幅跃升,更让参与种植的农牧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走出了一条“嘎查强、农牧民富”的乡村振兴双赢之路。
“以前种糜子,愁种子、愁技术、愁收割,最后还怕卖不上价。现在嘎查把啥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只管安心种,收入比往年翻了番!”这是沙尔利格嘎查农牧民最真切的心声。为彻底打消农牧民的种植顾虑,嘎查创新推出“四免一保”暖心举措:免费提供优质大红糜子种子,从源头解决“种源愁”;安排技术专员深入田间地头,从播种到管护全程精准指导,破解“技术难”;组织专业机械力量免费收割,切实免去“采收累”;最后以市场价兜底回收所有红糜子,杜绝“销路忧”。
政策托底让农牧民吃下“定心丸”,种植红糜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9月丰收季,1000亩红糜子田喜获硕果,每亩稳定产出300斤优质红糜子。按照市场价回收计算,仅红糜子种植一项,参与的农牧户每户年均增收成效显著,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收益不稳”的被动局面。更让农牧民安心的是,从种子到销售全流程无需自己费心,腾出的时间精力还能兼顾养殖、务工等其他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
收购后的红糜子,被统一送入嘎查的自动化炒米厂进行深加工。现代化流水线设备与传统精细工艺完美结合,让每一粒糜子蜕变为风味独特的“沙尔利格炒米”。产业链的延伸,不仅让嘎查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质的飞跃,更反向巩固了对农牧民的收购保障——集体经济越强,越能稳定收购价格、提升服务能力,形成“农牧民增收—产业壮大—再反哺农牧民”的良性循环。
如今的沙尔利格嘎查,红糜子成了“致富米”,自动化炒米厂成了“增收站”。农牧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嘎查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也有了更强的能力为农牧民办实事、谋发展。这条以产业为纽带、以民生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路,正让沙尔利格嘎查的未来之路越走越宽广。(达楞花)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