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精英们还在为AI芯片争得头破血流时,中东沙漠里传出的财报数据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沙特阿美最新公布的7552亿元净利润,相当于每分钟进账143万元,比苹果多赚800亿,抵得上2个工商银行全年利润总和。这个数字赤裸裸地揭示着:在能源霸权面前,连苹果的生态帝国都要低头。
![]()
image
石油VS芯片:最原始的需求打败最前沿的科技
苹果服务生态的利润率高达30%堪称商业教科书,但在沙特阿美3美元/桶的开采成本面前,所有科技魔法都显得苍白。英伟达需要创造145%的利润增速才能勉强追赶,而这家石油巨头只需保持每日1000万桶的产量,就能稳坐利润王座。全球十大最赚钱公司中,6家科技巨头的利润总和(约3.4万亿)刚刚与沙特阿美+工行的组合打个平手,这就像用元宇宙的虚拟火焰去灼烧实体经济的铜墙铁壁。
中国工商银行的案例更显残酷。这家靠14亿人储蓄"量"取胜的银行,需要动员1.6万个网点、43万员工才能创造508.5亿美元利润,而沙特阿美仅凭地质馈赠就实现其两倍收益。这种差距恰似冷兵器与降维打击的对抗——当我们的金融巨轮还在负重前行,资源型企业的油轮早已驶过马六甲海峡。
![]()
image
黑金王朝的生存法则:躺着赚钱也要会翻身
沙特阿美的"金三角"战略堪称商业奇迹:80美元/桶的油价红利、3美元的成本控制、1200万桶的日产量,构成近乎无解的组合拳。但更可怕的是其风险对冲能力,当油价波动时,下游炼化业务立即变身缓冲垫;当新能源冲击来临时,每年千亿利润又成为转型燃料,这种用石油利润反哺氢能研发的玩法,像极了用祖先宝藏购买未来船票。
反观科技阵营,Alphabet虽然首超苹果成为最赚钱科技公司,但35.7%的增速背后是疯狂裁员与业务收缩。微软881亿美元净利润中,Azure云服务贡献率已跌破50%,这些数据暴露出数字经济的脆弱性——当资源型企业靠地质储量吃饭时,科技公司却在为下一个技术风口疲于奔命。
![]()
image
能源霸权的启示录:我们究竟在为谁打工?
全球财富分配的天平正在上演诡异平衡:一边是沙特阿美用4.8万名员工创造4802亿美元营收,人均产值超千万美元;另一边是亚马逊300万仓储工人撑起592.5亿美元利润,人均创收不足2万美元。这种差距揭示出后工业时代的残酷真相:掌握生产资料的一方,永远站在食物链顶端。
当欧盟碳关税的大刀悬在头顶,沙特阿美已投资碳捕集技术多年;当科技公司为芯片禁令焦头烂额时,中东巨头正用石油美元收购全球锂矿。这场利润争夺战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文明形态的角力——石油王朝用7552亿净利润证明:只要人类还要开车用电,地下黑金就永远是硬通货。看着苹果从利润榜首跌至第三的轨迹,或许该重新理解那个古老真理:枪炮会生锈,代码会过时,但能点燃文明之火的能源,永远最值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