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处处跳动着拼经济、抓建设、促发展的强劲脉搏,一个个项目快马加鞭、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场场签约高潮迭起……
作为八百里皖江最前沿,距离沪苏浙最近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慈湖高新区立足交通区位、基础配套等优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双招双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树牢一盘棋意识、融通一体化行事,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增长,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迈出坚实步伐。
高效率
双招双引推动产业集聚
10月12日,由市委人才工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投资促进中心、市工商联共同主办,慈湖高新区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年马鞍山市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对接会在江苏苏州成功举行,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近百名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参加。
会上,作为此次活动承办单位之一的慈湖高新区对园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希望广大企业家和行业精英发现商机、找准项目、借势发力,成为慈湖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合伙人,共同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共同谱写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项目签约环节,总投资1亿元的宠物猫砂及猫粮智能绿色工厂项目正式落户慈湖高新区,这也是慈湖高新区迎来的首个宠物产业项目。
既要大力引资,也要积极引智。为精准对接人才资源,服务区域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23日,慈湖高新区“‘慈引力’人才企业高校行”活动走进中国药科大学,推动校地人才共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吸引了包括安徽皓元药业有限公司、马鞍山诺恩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威霖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生命健康企业参与,释放了多个方向的专业岗位需求,并与人才技术发展需求契合度高的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对接,深入座谈交流,共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活动有效搭建了校企合作桥梁,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直面高校资源、精准对接技术需求的平台,也进一步彰显了慈湖高新区主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
一直以来,慈湖高新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事”、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持续加大对重点央企、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高校院所的招引力度,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全面推进“链长制”建设,加强产业链研究,完善招商地图,发挥“链主”企业领航作用,加大线索摸排,精准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持续完善以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前10个月,慈湖高新区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签约项目22个,较上年增加5个,协议总投资57.2亿元。在22个签约项目中,高新区首位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就达11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占长三角地区签约总数50%。
高速度
项目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走进年产35万套精密电子元件模具及轴承生产研发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大型旋挖机、挖掘机启动打桩、开挖作业,一根根管桩打入地下。“项目于9月初正式开工,目前正处于全面施工阶段,我们正按序时进度全面推进。”据项目建设方现场负责人王斌介绍,从项目初步接触到签约落地,再到开工建设仅花费不到半年时间,推进速度之快得益于慈湖高新区专班高效优质服务和全方位要素保障,实现快落地、快开工,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作为慈湖高新区2025年重点项目之一,年产35万套精密电子元件模具及轴承生产研发中心项目由上海华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4亿元,项目一期占地36亩,将建设3栋共1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精密模具、精密轴承生产线各一条,同步建设用于研发实验室与办公使用的1栋1500平方米研发楼。成立于2000年的上海华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子元件及精密模具、轴承生产研发的企业,目前拥有上海、常州和佛山3个生产基地,多年来产品远销国内外。
重点项目建设“加码提速”,企业也是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走进总部来自上海的中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海外订单,一组组数据机柜等待出厂运往马来西亚。“今年前8个月,公司已经完成产值8000多万元,同比增加5%左右,目前产品国外市场销量超过60%。”该公司生产经理冉洪春称,今年以来,企业积极拓展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销售市场,业务订单量稳中有升,目前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公司上下正全力抓生产、赶订单,预计今年全年可实现1.6亿元的产值目标。
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企业生产。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认真落实“七未”项目攻坚各项措施,紧盯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企业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各类堵点痛点难点,实施清单化管理、闭环式推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慈湖高新区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87.2%,开工率、竣工率达100%、73.3%;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93.8%,开工率、竣工率达100%、50%;推进前三批10个省开工动员项目开工率100%、纳统率100%。民间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动能。
高水平
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成长
要具备“吸引力”,必须要拥有“竞争力”;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
“真没想到,困扰我们几个月的用工备案问题,在‘企声响应服务驿站’一天就解决了!”位于慈湖高新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陈经理感慨地说,“民警不仅上门服务,还主动帮我们对接相关部门,这种‘娘家人’般的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
同样在慈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安徽诺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谢志敏在“一件事”服务窗口,不到10分钟就办理了新进员工的社保业务,对慈湖高新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连连称赞。“现在为新进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业务,只要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就可把相关业务一并办理成功,这给我们企业带来了便利。”
作为全市仅有的12家“企声响应服务驿站”之一,慈湖高新区将服务窗口前移,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同发力,构建起涉企诉求“收集—响应—处置—反馈”的高效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结企业在工程建设、资金奖补、民生服务等领域诉求182件。
企业诉求无小事。以“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服务意识,慈湖高新区积极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做好企业项目“代办员”。对重大项目全程代办,重大项目采取专人对接,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做好政务服务“直通车”。2024年9月份以来,对高新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入驻”。对外办理服务事项从265项增至457项,改革后月均办件量达3500件,较之前增长33%。设立“为企服务专区”,打造“1+2+N”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体系(1个为企服务专区、2类帮代办服务、N项机制)。自改革实施以来,已完成帮代办服务452次,覆盖用地预审、规划许可、竣工验收等8个关键环节,实现从“企业跑”到“政府办”的转变。建立常态化企业服务机制,通过“一线走访+专题座谈”相结合的模式,主动靠前提供服务。分两批次完成园区145家企业、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户农户的走访,累计收集诉求133件,所有合理诉求均已回复办结,平均办理时长仅6.8天。与此同时,积极搭建市场对接平台,助力企业精准开拓市场。构建供需对接平台,盘活园区土地资源。搭建银企桥梁,为益丰实业争取1800万元贷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融“宁”入“长”,向更“高”处攀登,向更“新”处前行!慈湖高新区不断续写精彩……(高文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