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现在的“95后”“00后”,都爱买点啥?
11月13日,“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登上平台热搜。根据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Zd1SUulTobPFDI9yMCMYA),今年Z世代(泛指“95后”“00后”)超9成快乐消费。情绪消费品类前五均超越了传统的物质商品,直接指向体验、娱乐与自我提升。
情绪消费超越实物,社会变迁与心理需求的必然结果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关于青年文化消费的调研中发现,当前青年文化消费正呈现三大新特征:以演艺经济为代表的“悦己”消费正在崛起,这与情绪消费中对沉浸式娱乐的追求不谋而合;以“二次元”为内核的“圈层”消费持续旺盛,满足了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构建身份认同的精神需求;以“文博”为载体的体验式消费日益火热,则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对深度文化体验的渴望。
为何年轻人更愿意为一场旅行、一次音乐会买单?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梅志罡在11月13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心理与社会变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从社会心理层面,梅志罡认为:“首先,这是一种‘悦己’与压力补偿机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即时性的快乐消费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获取积极体验的重要途径。”
“其次,情绪消费在另一方面也充当了‘社交货币’。通过打卡热门地点、参与小众音乐节等体验式消费,年轻人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在社交平台上建立起独特的个人形象和群体归属感。”梅志罡分析,“最后,情绪消费赋予了年轻人对生活的‘掌控感’与‘仪式感’。主动规划一次旅行或一场娱乐活动,能显著增强对自我生活的把控,这种心理满足则是传统物质消费所难以提供的。”
![]()
《2025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截图
“消费升级”和社会进步,年轻人开始为经历、感受与情绪买单
梅志罡告诉记者,快乐消费的核心在于“购物行为本身能够带来心理愉悦与情感满足”。它更侧重于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服务、内容与情绪,而非实体物品的占有。不仅如此,传统物质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往往是即时的、短暂的,而快乐消费所带来的美好记忆和情绪价值却能持续很久。
“情绪价值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升级’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梅志罡认为,社会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富裕,快乐消费、情绪价值消费正是从温饱迈向富裕阶段的标志,这反映了年轻一代消费观念趋于成熟和理性,开始更深入地审视自我真实需求,追求能带来真正幸福感和快乐的事物,而非盲目攀比。同时,“文创与潮玩”的兴起也反映了Z世代对本土文化日益增强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当年轻人更加笃定地为自己的快乐和情绪健康投资时,预示着一种更注重内心丰盈、体验多元的生活哲学正在形成。对于市场和社会而言,理解并拥抱这一变化,或许正是开启未来消费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所在。”梅志罡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