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的布局设计是个微妙的平衡过程。过于开放的空间可能导致相互干扰,而严格的分割又会阻碍必要的交流。如何在集中与分割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每个控制室设计者都要面对的挑战。
![]()
宜闻斯,控制室设计,控制室布局,控制室
在实际运营中,控制室经常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当某个装置出现故障时,相关操作区域自然会变得繁忙——警报声、通话声、人员走动都会增加。如果控制室采用完全开放的设计,这些动静就难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操作人员。
在控制室设计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布局方案。每个控制室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特征、设备配置和行业需求,这正是布局设计需要“量体裁衣”的原因。
传统的菊花式布局和棋盘格布局确实有其优势:菊花式通过马蹄形排列实现工作单元的相对独立与视线互通;棋盘格则通过玻璃隔断在开放与隔离之间取得平衡。然而,现代控制室的需求远不止于此。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更多创新的布局模式,比如飞雁式布局-犹如雁阵般错落有致,既保证每个工位的独立操作空间,又形成自然的视觉引导线;大鹏展翅式-以核心监控区为“主体”,两侧延伸的工位如展翅般辐射,特别适合需要集中监控与分散操作并重的场景;五角星布局-五个功能区间向心排列,确保各区域既独立又互联,适合多部门协同作业的控制中心。
这些创新布局的背后,是对控制室功能的深度理解。例如,应急指挥中心需要确保指挥长的全局视野,而金融交易中心则要兼顾个体专注与团队协作。电力调度中心强调各岗位的平等性,而智能制造中心可能需要层次分明的指挥体系。
宜闻斯的模块化控制台系统为这些布局方案提供了完美支持。我们的控制台单元可以灵活组合,既支持传统的线性排列,也适应各种创新型布局。每个单元都预留了线缆管理通道,确保无论采用何种布局,都能保持整洁有序的外观。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当工厂扩建或重组时,客户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调整控制室布局,而不必进行大规模改造。这种灵活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宜闻斯参与的一个大型石化项目中,我们就采用了混合布局方案。主要生产区域采用菊花式布局,而辅助系统则安排在线性控制台上。这种设计既确保了核心区域的独立性,又保持了整体协调性,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