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虎这个几乎没什么声量的豪华品牌,又火了一把。
原因之一,是一位开揽胜(参数丨图片)的大哥,通过开车撞人的精准操控,协助抓住了一个犯罪嫌疑人,算是扎扎实实的见义勇为了一把。
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奇瑞要开着风云X3L爬天门山的那最后一段台阶失败,车倒滑下来,撞坏了栏杆。
![]()
『杂谈』
在这个车市随便聊聊
CASUAL TALK
■作者 乔伊
■编辑 周展
■视觉 慢慢
![]()
而后,多年前的一段路虎爬天门山的视频,突然翻红网络。说实话,我曾一度以为,天门山那最后的几级台阶,是每一款车,走向传播巅峰的一把谁都能用的梯子。而昨天之后我才发现,这几级台阶,真的有含金量,它真的是技术与性能的一把重要的试金石。
我可以十分理解奇瑞想要超越曾经的路虎,乃至各位进口车大佬,加冕天门山,成为国产技术顶流的迫切愿望。但现实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在于,奇瑞确实需要通过这样的操作,来证明自己吗?是什么逼的他们一定要这么玩呢?
奇瑞需要证明自己吗?
首先我们必须确立的一个前提是,奇瑞是中国汽车企业中很少见的,从一开始就把目标设定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硬核技术瓶颈的企业。
![]()
至今为止,奇瑞一直引以为豪的品牌故事,就是在茅草屋里研发发动机。如果我们按照旧时代的汽车生产制造标准来看,奇瑞是目前中国汽车企业中,对于传统三大件掌握最平衡,甚至全面、长期、稳定输出的企业之一。
我曾经在芜湖的大街上,与一个出租车司机攀谈,他给出的奇瑞使用体验是,发动机质量十分稳定,开了很久也不会出什么毛病。不要小看这样的评价,在普通人的使用体验和话语体系中,这样的评价其实就直接指向了——奇瑞是一款好车。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但同时,这也是属于旧时代的标准。因此,这也表明了在现在这个时代中,这个标准可能行不通了。
就在看到视频的时间点,我与一个媒体前辈聊起了奇瑞。我的观点是,奇瑞为什么开始走向猎奇。而他给我反向输入的观点是:现在,搞原来那一套,没人关注,也没人买单。
毫无疑问,这是新造车体系闯入汽车圈后,引发的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同时也是消费者注意力的全面转移。
![]()
因此,我们会看到奇瑞这个曾经将“理科生”作为最重要标签的品牌,开始转向全科生。说人话:既要干得好,又要喊得响。
但很显然,如果一开始对传播没有天然的敏感性,以及成熟的做法,其实会把能喊得响,与搞个大新闻,强烈输出节目效果来进行匹配的。
因此,我们会看到2025年10月,奇瑞汽车携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共30辆车组成方阵,首次跨越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同样在2025年的10月,奇瑞的捷途纵横G700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汽车横渡长江挑战,全程耗时22分钟,航程1480米,从芜湖长江水域黑沙洲渡口抵达南垄汽渡渡口。
甚至有长城的高管在坦克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了,陆地上的事叫个坦克,把水上的事应该交给船舶。
当然,再接下来的事,就是此次我们看到的奇瑞挑战天门山的阶梯了。
毫无疑问,从声势到阵容,奇瑞在短时间内,搞得相当密集、盛大。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特别极限操作的传播语境,其实与真正买车的决策制定相关性本来也不大。
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播悖论,究竟是先搞好产品,还是先把声量传播出去。从逻辑上来看,想要做全科生的奇瑞想要同步把这两件事做好。但从现实上来看会出现两个隐患。
![]()
其一,一招不慎就会从巨大时间营销变成翻车现场。比如,这一次的天门山,奇瑞给出的解释是一个固定锁安装脱落,导致了后续的意外发生。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从非专业的角度来看,会认为这就是产品本身的性能不足问题,所引发的挑战失败。
其二,在普通人的使用现实中,这样的挑战其实并不实用。营销产生的可能的品牌价值提升,以及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最终都会被算到每一款车的单价中,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对普通人来说,花更多的钱,就完全有理由不买奇瑞了。而对于奇瑞来说,一个操作失误,钱花了,品牌也变笑话了。怎么算,怎么不合算。
那为什么,奇瑞要这么干?
环境,就是这么个环境
这些事情能怪奇瑞么?很显然,完全不能怪奇瑞。
之前我们就说过了,如今的汽车圈,要是本本分分的当个老实人,基本上声量不能说完全没有吧,也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因此,不搞个大新闻,传播部门的kpi基本上就全泡汤。
![]()
当然了,所谓的把车当船开,也并不是奇瑞第一个发明的。最早的时候,这个汽车能涉水的概念,是仰望的U8率先发明的。当时的设计概念,是在暴雨台风季节,遇到城市内涝等恶劣路况时,车辆能够密封涉水行驶半个小时左右。奇瑞所谓的横渡长江,只是在这个概念上进行了加码。
同样的,包括很多的原地掉头,原地起跳等等产品概念,其实也都是比亚迪先出,然后包括奔驰、小米等等全都跟上。所以,大家在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在已有的功能层面,继续技术内卷。
而所谓的爬天门山,我们也已经说过,十年前路虎就干过了,奇瑞只是想要复刻。很不幸的是,这一次出现了意外状况,失败了而已。
![]()
或者说,如果我们记得很清楚,其实捷豹路虎这两个品牌,在更早时候,就已经玩过一系列花活了。比如,汽车走钢丝,飞车翻滚特技等等。
如果大家都要一一复刻,作为视觉奇观的欣赏度确实足够强,但真的对于品牌口碑与产品销量,其实真实的帮助性就见仁见智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奇瑞搞了一系列的产品传播,究竟对品牌销量有没有帮助?
说实话,如果说没有帮助,其实属于睁眼说瞎话。
仅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007,768辆,同比增长14.5%,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587,545辆,同比增长77.1%;出口936,428辆,同比增长12.9%。形式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
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其实说营销和事件传播没有起到什么更好的作用,肯定是不现实的。车造得再好,没有有效的传播,销量肯定大打折扣。
但如果,挑战搞多了,难免出现尴尬。而这一次奇瑞挑战天门山999级台阶的失败,其实就是这种尴尬的直观体现。
事实上,对于销售市场层面来说,失败的挑战对于普通潜在用户对于产品上限的认知,起到了一个非常直观的科普作用。而对于搞事件营销的厂家来说,则是完全的大失败。
当然,如果说这样的大失败对于产品营销层面会有什么影响,恐怕也不大。毕竟,没什么人有能力、有资源、有胆量,天天去挑战这种极限路况,日常家用车,日常开就好了。
所以,如果在事件营销之后,能够跟上一波力度巨大的优惠让利活动,对于快速消除影响,快速刺激销量,同样可能会非常成功地起到刺激作用。
普通人要怎样的传播
说实话,经济上行期的视觉奇观传播模式,在更早之前,对于普通人理解世界,大开眼界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
但到了如今这个整体市场环境下,其实花哨的内容,已经完全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了。平实且真诚,是弥漫在这个时代的重要传播密码。
比如,小米汽车能够大卖,无非打的是“平价圆你超跑梦”的产品点,从而直击用户钱包。
而对于奇瑞来说,平实且真诚,产品好、技术好、价格好,其实一直是自己最擅长的东西。
![]()
如何在平时的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用好它,其实远比爬上999级台阶更难,但也更有效。
乔伊
车圈话唠,打字速度0.1匹马力,
思维深度半瓶水,业余爱好吹牛X
speedweekly
1
2、
3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