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国际医疗器械城入驻企业图湃医疗凭借“眼科高相干性超高速扫频OCT系列成像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膺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该奖项十位获奖代表之一,图湃医疗联合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汪霄登台领奖,这一荣誉不仅是企业创新实力的硬核证明,更彰显了国际医疗器械城作为“中国医疗器械硅谷”的强大孵化与赋能能力。
![]()
此次获奖的OCT技术是清华技术成果转化与医工融合的典型结晶,图湃医疗团队通过对底层核心器件的全自主研发,成功打破该领域长期存在的进口垄断,推出了改写眼科临床诊断指南的创新产品。据了解,该企业研发的全球首款40万次全域扫频OCT“北溟·鲲”于2020年正式发布,其相关产品已在2019年取得国内该领域首个“创新医疗器械”资质,目前全球累计装机近千台,广泛服务于各大眼科医疗机构,创造了显著的临床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份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持续攻关,更得益于国际医疗器械城构建的全周期、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
![]()
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为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在国际医疗器械城,图湃医疗与爱博医疗、爱美客、佰仁医疗、唯公医疗、清瀚医疗等一批高精尖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构建起覆盖类脑智能、植介入器械、高端诊疗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创新矩阵。截至2025年,昌平区医疗器械领域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专精特新企业78家、上市企业9家,2024年产业年产值突破144.5亿元,占北京医疗器械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0%,其中国际医疗器械城的核心支撑作用尤为突出。
![]()
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展示场景-
眼科手术室
全链条服务体系则为企业发展加速护航。针对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转化难的行业痛点,园区创新性地构建了全周期生态服务链。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创新服务站北京站与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双落地”,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上市审批的全流程指导。依托北京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推行的“项目制”管理模式,配合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园区已将创新医疗器械平均上市周期缩短30%,高效实现“实验室成果”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跨越。
资本与人才的双重支撑更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园区依托昌平41所高校构成的“环高校创新圈”,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与人才活水;同时打造“科创产业母基金群+专项直投基金”的资本矩阵,覆盖企业从孵化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焦虑。这种“产、学、研、用、金、医、展、销”全要素协同的生态环境,正是图湃医疗等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核心密码。
![]()
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二期
如今,国际医疗器械城正以“东西联动”的态势加速扩张,东区43万平方米载体已高效运营并斩获多项荣誉,西区80余万平方米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依托昌平“132”产业体系,园区将进一步聚焦高端医疗设备等核心领域,同时通过出海服务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标准互认机制,助力入驻企业走向全球。图湃医疗的OCT设备成功销往全球30余个国家,正是园区全球协同布局的生动实践。
“图湃医疗的获奖是园区创新生态结出的硕果,更是‘昌平模式’的有力印证。”国际医疗器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园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高地,让更多像图湃医疗这样的创新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