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流量成为信仰,谁还在守护汽车的价值本质?

0
分享至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汽车媒体圈混迹了20余年的非著名汽车媒体人,有些车企的现状,真是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中国汽车市场在2025年10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占比首次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1.6%,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式进入新能源主导的新阶段。

但是,很多以燃油车为主的传统车企,看起来依然是不紧不慢、按部就班,与这个浮躁的汽车行业显得格格不入。转头看看那些网红式汽车企业,哪个不是新车一款接一款,“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 营销宣传不是同级唯一,就是第一;订单数据,1小时订单破X万,24小时破数十万,屡屡前无古人;安全与质量的“本末倒置”,把汽车当作快消品卖。

但我这种担忧,又多少有一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杞人忧天感。因为当我将目光投向那些历经风雨、跨越周期的行业巨头时,会发现有些“担忧”或许只是局外人的短视。



就在前不久,一汽-大众迎来了第3000万辆整车的下线,而其中,大众品牌以其超过2000万辆的贡献,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基石。这个数字背后,值得深思。

当行业把打造一款新车的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制造话题而非提升品质时,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思考:汽车,这个承载着生命的交通工具,其本质到底是什么?

一、3000万辆的一汽-大众,为何还坚持“慢、板、实”的特质

很多媒体看到的是成绩,而我看到的是担忧。

3000万辆和2000万辆的成绩当然耀眼,但它只代表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未来的航向。在我看来,一汽-大众还是太慢了,太一板一眼了,太实在了。在这个追求“唯快不破”的时代,它的步伐似乎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先说“太慢了”。当一些品牌以“中国速度”在一年内推出多款新车时,一汽-大众一款新车的研发验证周期却显得格外漫长。



他们的任何一款新车,都必须经过45周/8000公里的耐久强化试验,193万公里高强度超长路试(相当于绕行赤道48圈)。比如,9月9日上市的全新一代速腾L,在交付前就完成了超过900万公里整车实测,覆盖极寒、极热等极端环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交付前”,这就与某些网红新势力车企的“边买边测边改进”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了。

我曾多次与一汽-大众相关研发工程师沟通过,开门见山地问他们是不是在闭门造车,为什么不抬头看看行业发展的趋势,还是被德国人“方脑袋”思维给自缚手脚了?

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他们说,汽车不是快消品,汽车与快消品有着本质区别。安全、可靠性和耐用性,是一辆车不可逾越的红线。汽车是“承载生命的交通工具”,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驾乘者和他人的安全。任何在质量和安全上的妥协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面对新势力“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的极快节奏,一汽-大众的研发工程师也曾困惑,也会着急,也很想快,但最终理性战胜了感性。

注重长期口碑的企业,即便短时间内遇到困难,也仍有机会依靠用户口碑扭转局面。只关注流量的车企,则必然会遭遇流量反噬。



因此,一汽-大众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坚守“慢”的严苛验证体系。每一款车在交付前,都必须经历“魔鬼式”的极端工况验证:零部件需在150℃高温下存放1000小时,模拟20年的使用损耗;整车要经历18个月的户外暴晒,承受吐鲁番108℃高温与海南80%以上湿度的双重考验。

在长春农安试验场,车辆要在浓缩了全球最恶劣的16种特殊工况的耐久强化测试道上行驶8000公里,这相当于普通路面行驶30万公里的损耗。这一切,只为了确保车辆在任何极端场景下都可靠耐用。

再说“太一板一眼”。一汽-大众在质量管控上近乎“固执”,不懂得“灵活变通”。

在一汽-大众的生产基地,最初这种不近人情的“固执“是德国人带来的,但如今它已经教条地成为一汽-大众贯穿始终的品控体系。他们率先引入工业CT检测实验室,对零部件的检测分辨率最高可达5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二百分之一),任何微小的内部裂纹、气孔都无处遁形。

在总装车间,320余个关键部位的螺丝拧紧过程实施“全数据监控”,拧紧力矩误差控制在±5%以内,且所有数据保存15年,为每辆车建立专属“终身工艺档案”。

对于新能源电池安全,其测试标准远超国标,子部件及系统共计进行436项测试(国标为53项),其中多项测试的严苛程度达到国标的10倍,并是唯一一家进行道路行驶过程中底盘垂直球击试验的汽车企业。

三说“太实在了”。在价格战的压力下,看得见的地方冰箱彩电大沙发,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已经成了很多车企的保证利润的关键。

但是,一汽-大众似乎不屑于“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反而在研发投入和用料上格外“厚道”。截至去年底,其研发总投入已超过180亿元,拥有造型与虚拟现实中心、电磁兼容测试中心等顶尖研发设施,研发团队超过2000人。



在车身材料上,高强度钢材使用占比高达81%,A柱、B柱等关键部位采用热成型钢,强度可达2150MPa以上(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0吨压力)。一辆车的焊点最多达13000个,高出同级车50%以上;焊装胶用量平均100米,高出行业水平40%。这种“实在”的投入,在价格战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看似“慢、板、实”的特质,是否真的不合时宜呢?当流量成为车企的信仰,还有谁在默默守护汽车的价值本质

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靠谱哲学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句话出自于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剑魔”独孤求败使用的是一柄名为“玄铁重剑”,这柄剑黑黝黝的没有开刃,剑尖甚至像个半球,但却沉重无比。独孤求败正是凭借这柄看似笨拙的剑横行天下。

他早年也使用过锋利无比的利剑和变化莫测的软剑,但最终领悟到,真正的高境界是回归基础,以深厚的内力驱动最简单直接的招式,从而产生一力降十会的压倒性威力,远胜那些花哨招式却根基不稳的功夫。

这很像当前汽车市场,那些追求速成的“技巧”、华而不实的网红车企,可能连最基本的品质、安全、操控都没有搞定,但却沉迷于用花哨功能来提升关注度。

其实,对于真正的武林高手而言,扎稳马步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坚持的基本功。就如同汽车企业对制造工艺、质量管控和供应链体系打磨一样,这才是构成了其抵御风险的“内功心法”。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因为始终坚守核心,苦练内功,不仅打造了众多经典国民车,也让“开不坏的大众”、“懂车的人开大众”成为了一代人靠谱的共同记忆。

速腾累计销量突破430万辆,稳居A+级三厢车市场标杆;宝来累计销量超370万,成为家轿市场“常青树”;高尔夫累计销量超180万辆,定义A级两厢车传奇;迈腾累计销量突破270万辆,领航B级车市场;探岳家族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跻身高端中型SUV细分市场前列。目前,已有超2000万客户选择了大众品牌,这是市场对其“内功”最直接的认可。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一汽-大众也没有盲目All in电动或者死守燃油,而是选择稳健的“油电共进、油电同智”之路。

在燃油车领域,持续优化TSI+DSG黄金动力组合,并推出如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全新探岳L、全新揽境、全新一代速腾L皆成为了罕见的搭载端到端高速NOA的燃油车,让燃油车也享有智能化体验;行业首推的“双终身质保”政策,即“整车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展现了其对品质的信心。

在电动化领域,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引入CMP电动平台与CEA电子电气架构,从2026年起将主导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和1款燃油车),布局未来。这种战略定力胜过于投机取巧的跟随,是其穿越周期的关键。

在金庸武侠世界里,郭靖、乔峰等武林高手的强大,在于他们能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进化,也体现在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如今的“本土共创”,积极与中国科技伙伴合作,为传统的德系基因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与卓驭科技(大疆车载)合作,成功开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自主研发的舒感智域座舱Hi Space,集成了行业首创的智能音乐玻璃等技术。全新纯电概念车ID. AURA则基于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展现了深度本土化的成果。

结语:

汽车行业竞争终将回归本质:产品是永恒的根基,而流量仅能作为辅助。

当行业陷入流量与价格内卷时,依然有人愿意用“慢、板、实”的方式造车,或许不是最讨巧的路径,但一定是走得最稳、最靠谱的那一条。

一汽-大众能成为中国第一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大众品牌能成为很多人心中“开不坏的大众”,背后没有捷径,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可靠哲学。

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靠谱”,或许才是最高级的聪明。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40:05
火箭经理斯通证明自己一年前的决定,休赛季的昏招让人左右为难!

火箭经理斯通证明自己一年前的决定,休赛季的昏招让人左右为难!

去山野间追风
2025-11-14 12:32:40
陈国豪砍下11分,广东三人男篮晋级八强

陈国豪砍下11分,广东三人男篮晋级八强

中工网
2025-11-14 11:41:07
欧盟考虑封杀华为和中兴,不到三天,中国回了两句话,信息量很大

欧盟考虑封杀华为和中兴,不到三天,中国回了两句话,信息量很大

回京历史梦
2025-11-13 14:05:03
杨瀚森发展联盟首秀前瞻:有望成为混音攻防核心 率队冲击3连胜

杨瀚森发展联盟首秀前瞻:有望成为混音攻防核心 率队冲击3连胜

罗说NBA
2025-11-14 09:31:34
国家出手!李梓萌骗人真相大白,幕后黑手被揪,受害者不止一人

国家出手!李梓萌骗人真相大白,幕后黑手被揪,受害者不止一人

许穋很机智
2025-10-19 13:34:42
49岁林心如突然官宣!热搜炸了:这俩,终于不装了……

49岁林心如突然官宣!热搜炸了:这俩,终于不装了……

空间设计
2025-11-14 12:15:44
主持人程雷在上海超市购物,他打扮潮流,头发白了,但还是挺帅的

主持人程雷在上海超市购物,他打扮潮流,头发白了,但还是挺帅的

乡野小珥
2025-11-14 14:06:14
左小青泳装照,这风姿真是优雅不减当年,魅力依旧在线,丰满性感

左小青泳装照,这风姿真是优雅不减当年,魅力依旧在线,丰满性感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14 14:16:29
恶心,外资批量“撤离”,又开始政治战队了?

恶心,外资批量“撤离”,又开始政治战队了?

公子麦少
2025-11-13 14:58:00
起风了,郑丽文与王金平同台,苏起抛三步骤,韩国瑜或取代卢秀燕

起风了,郑丽文与王金平同台,苏起抛三步骤,韩国瑜或取代卢秀燕

阿伧说事
2025-11-14 12:56:26
武汉22岁女大学生,被黑人男友传染艾滋病:我不后悔,后来怎样?

武汉22岁女大学生,被黑人男友传染艾滋病:我不后悔,后来怎样?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5-11-14 13:33:18
【微特稿】寒潮来袭 美国佛罗里达州迎接“天降蜥蜴”

【微特稿】寒潮来袭 美国佛罗里达州迎接“天降蜥蜴”

新华社
2025-11-13 13:07:01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鲁中晨报
2025-11-13 17:19:01
全运乒乓女团:陈幸同/王艺迪率队完胜,江苏河南山东皆拿到首胜

全运乒乓女团:陈幸同/王艺迪率队完胜,江苏河南山东皆拿到首胜

烧体坛
2025-11-14 12:47:29
北京小学两极震撼!西城配院士,郊区陷形式主义

北京小学两极震撼!西城配院士,郊区陷形式主义

玉辞心
2025-11-14 07:18:38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拾荒父亲供儿子上大学,儿子婚礼叫父亲上台,岳父听到竟直接跪下

拾荒父亲供儿子上大学,儿子婚礼叫父亲上台,岳父听到竟直接跪下

今天说故事
2024-09-24 18:07:26
曝光:日本“大佐”要回来了

曝光:日本“大佐”要回来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3 19:04:17
2025-11-14 15:27:00
张麻子说车
张麻子说车
从业汽车媒体20余年,拒绝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
283文章数 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头条要闻

五角大楼操心:若沙特买下F-35战机 中国会偷技术

头条要闻

五角大楼操心:若沙特买下F-35战机 中国会偷技术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没矿的家庭,记得要培养孩子的4种爱好

冬季这样穿,显瘦10斤

房产要闻

突发!三亚放出今年起价最高宅地!

手机要闻

1299元买个“被剪开的袜子”,苹果新款iPhone Pocket配件遭群嘲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