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巷中,晋商情景剧的鼓点敲响游客的笑声;黄土窑洞前,手机屏幕映亮年轻主播推介特产的脸庞。这些鲜活画面,正是吕梁市扎实推进“千万工程”、“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生动缩影。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全市以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为抓手,已累计投入30亿元,在102个重点村中,84个已初具规模,72个投入试运营。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247.9万元。
在离石区彩家庄村,这座被誉为“挂在黄土坡上的明清建筑博物馆”的古村,2024年成功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们不仅修旧如旧地保护了149户古宅,更让它们‘活’了起来。”时任离石区文旅局局长何星洁指着村口的古戏台说。如今,这里定期上演由村民自导自演的情景剧,游客可穿上古装沉浸式体验晋商文化。据统计,运营以来,该村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古村焕发出新的经济活力。
临县孙家沟村的蜕变,则源于一支画笔。自2019年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落户于此,这个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已累计举办40余场主题画展,吸引超万名艺术院校师生前来。“艺术让村民发现了家乡的价值。”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龙感慨。如今,村民闲置的院落变身精品民宿和写生基地,户均年增收逾2万元。
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黑木耳!”在中阳县弓阳村,“00后”大学毕业生耿佩佩的直播间里,一场特产推介正在进行。放弃城市工作返乡的她,通过短视频展示乡村风光、推介黑木耳等特产,在多个平台积累了30多万粉丝。“很多粉丝通过直播了解我们村,专门前来体验。”她说。如今,这种“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模式成效显著,弓阳村今年已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同比增长150%。
这一转变,源于一场名为“百企带百村”的创新改革。通过让100家民营企业与重点村结对共建,探索“企业投资+村民入股”“资源置换+产权交易”等新模式,财政资金不再是“撒胡椒面”,而是变成“引子钱”——市级财政投入2.5亿元,最终撬动了社会资本15.95亿元涌入乡野。在孝义市临水村,剪纸面塑年俗文化展等系列活动让古村落焕发新生,村民张裕琪的剪纸摊位前围满了游客,“以前手艺只能自家欣赏,现在一幅剪纸能卖几十元,这日子真有奔头!”
为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吕梁市聘请18位知名文艺工作者担任“名誉村长”,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同时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破解“谁来运营、怎么运营”等难题。目前,全市72个重点村已基本成型成景,61个村建立运营机制,一批村庄成为网红打卡地。
暮色四合,彩家庄村的灯笼次第亮起,孙家沟艺术馆的写生作品正在布展,弓阳村的直播间依旧火热……吕梁山上,一首由文化、旅游与青春力量共同谱写的乡村振兴协奏曲,正迎来最为动人的篇章。(记者 张娟娟)
来源:吕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