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不愧为中国经济的主引擎之一,经济总量庞大且还能持续稳增长状态而带动全国经济稳步向上,在2025年前3季度三省一市的GDP实际增长率再一次全都跑赢了全国的5.2%而挑起了增长大梁。
有此状态主要还是来自于长三角各城市产业先进性高、经济活力及韧劲都很强,不过肯定也并非所有城市都是能保持同步向上态势的,部分城市还是会受到一定因素影响而经济上行受阻的,这就一起来观察下前3季度主要城市的GDP运行吧。
![]()
首先惊艳一把的是上海市前3季度竟然可取得18.41%的名义大涨,6300多亿的增量要比城市的总量还要高,使得其GDP总量在3季度末累计达到40721.2亿而在长三角内的龙头地位越发凸显了。
毕竟其他城市的体量本就远小于上海市而今年前3季度的名义增长率又是远低于它,如长三角GDP总量第二位的苏州市就只有7.83%的增幅,第三位的杭州市略快点也不过11.07%,两市都是新增1500亿左右与上海市的增量无法相提并论。
![]()
而总量更小的其他长三角城市则可获得的名义增长及增量更少了,也就温州与金华两市的名义增幅可达到两位数,但同时又有不少城市是出现了极低增速状况,如无锡、南通、扬州等连4%的增幅都没能够到,从名义增长情况来看是极其不理想的。
不过在此要着重说一下了,那就是因上年同期的GDP初核受五经普的调整其实已废止,今年前3季度是在终核数据上核算出来的,只不过大多数城市没公布上年前3季度的终核所以也只能将就着看初核对初核产生的名义增速。
![]()
然而这样的话肯定是会有很大偏差的,比如在五经普中获得大幅调升的就很大可能让今年前3季度的初核对初核出现很高的名义增速,上海市就是最为典型的。
上海市是已公布了上年前3季度的GDP终核数据的,再看它的初核对终核的名义增速就正常多了,5.18%略低于其5.5%的实际增长;另外初核对初核有两位数增长的杭州、温州与金华也正是在五经普中有大幅调升的。
这么看来前3季度的名义增速参考价值不大?确实如此,所以还是看各城市的实际增长状况更客观。
![]()
实际增速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季度调整等因素的干扰而可反映当地某个阶段各部门综合实际产能状况的,与经济运行情况更为契合。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各城市2025年前3季度整体运行确实是较为稳健的,绝大多数是能快于5.2%的全国平均增速,像上海、苏州与杭州这三个领头城市确实表现也是不错的,都有5.5%左右增幅。
温州、绍兴、金华、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则涨势更好,前3季度的实际增幅都能达到6%以上了,在整体经济回升还有阻力的大环境下算是很强劲的。
![]()
当然也是有表现一般的,典型城市乃宁波、无锡这两个都只取得了5%的增长,是核心区27城中唯二实际增幅低于全国的,宁波市主要是受到房地产低迷、出口受阻的影响不知道无锡市又是为何了;另有南京、常州与嘉兴等虽然实际增速可持平全国但在长三角内部也不算是表现良好的了。
所以说在同样的经济大环境中、差不多的地理地缘条件下,各地的经济运行状况还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从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的不同走向就能体现出来的。
下面就请大家来看看前3季度长三角核心区27城的GDP具体情况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