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大明朝廷中央政府在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设立城镇级军事单位:千户所。驻所今武平县中山镇,由汀州卫节制管辖。
截至成化年间,明代福建省驻军体系共设有十六卫、二十所,城乡基层还设有数不清的百户。军卫相当于区域性的地级市军分区,军所则为城镇守军部队,百户相当于乡村武装民防队。
![]()
武平千户所 明代古城墙
武平千户所驻军官兵全部从中原省市派遣而来,他们拖家带口南迁,既是官兵、又是移民。他们的到来,使得中原智慧、北方习俗、外来财富等在此融合发展,最终造就了武平千户所驻地(今中山镇)的小镇繁荣。
但千户所毕竟只是地方性的城镇驻军单位,它跟外部社会的联系通道十分狭窄,它所能创造的地方繁荣只能是局部性、封闭性的。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千户所居民的心态,那就是满足于生活稳定。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存有强烈的对外流动或对外商业交流的念想。
![]()
武平千户所 古镇老街
武所驻军官兵,几乎全部拖家带口来此驻防并定居。除了主将或有可能升迁调动外,其他副将、官兵大多举家永居于此,他们亦兵亦民,军职也是世袭的。
其中有一户舒姓的官兵之家,颇有商业头脑,他们靠做小本生意起家,在武所老街上摆摊设点,卖豆腐、烹制中原美食、制作工艺品、组织帮工替人盖房子等,几乎将所有市井小生意都做了一个遍。但即便如此,舒家也只是小富即安而已,地方小镇的局限性迫使他们不敢做更大的商业想象。
时光就这样云淡风轻地逝去了将近一百年。这期间武所周边鲜有战事,大部分驻军官兵就这样一代一代地繁衍世居于此,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太平日子。而武所舒家,彼时的当家人叫舒显才,一个在平淡中透着精明的人。
![]()
明代城镇集市图
成化二十三年(1487),大明朝廷中央政府骤然将闽粤赣边的防务等级提升到全国视野的高度,与此相对应,一个作战半径横跨“南赣”(含江西赣州府、南安府,广东潮州府、惠州府、南雄府、韶州府,福建汀州府、福建漳州府,湖南郴州府)大部的军事单位——汀漳守备都司,将“司令部”设立于武平千户所驻地(今中山镇)。
汀漳守备都司将大本营移设于武所,意味着要建造一所固若金汤的“司令部”大院,即汀漳守备行司衙署。
在那个靠人力劳作的时代,中国不存在像今天这样的全球性“基建狂魔”建筑单位,甚至跨省市、跨地区的建筑施工作业,也是十分罕见的。换言之,汀漳守备行司衙署的建造,注定要依靠武所人——他们既是驻军又是居民,还是武所驻地的主要人口。
![]()
明代官兵影视图
可以想见,首任汀漳守备西宁率军千里迢迢来到武所,第一件事就是要建造守备行司衙署。他虽然手执公文,可以轻便地向上逐级申请经费,但他初来乍到,要面对衙门设计、组织施工等一大摊子琐事,显然做不到。
这时候,一向精明的舒家掌门人舒显才,就有了用武之地。他自告奋勇,向汀漳守备申请承包守备行司衙门建设。守备大人显然不想让自己置身于泥水横飞的工地之中去,所以他爽快地答应了舒显才的请求。
具体过程不表——毕竟我们也无法回到历史现场。反正舒显才以一己之力,组织了一大帮能工巧匠,历时半年许,将汀漳守备行司建设完成。整个衙门看上去崭新气派,且彰显着鲜明的武所地域特色。
![]()
明代衙署(图文不符)
首任汀漳守备西宁深感满意,他迫不及待地率幕僚团队进驻办公。而建设承包人舒显才无疑也挣到了钱,虽然数目不详,但舒显才更大的收获是,他成了武所的风云人物,一时风头无两,其社会声誉是仅次于守备的存在。这就为舒家对外扩张商业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是说武所作为一个封闭性的地方小镇,没有对外商业版图可扩吗?但那是千户所当家时代的旧事了。现在,汀漳守备都司才是武所的军政象征。由此,武所一夜之间成了被纳入全国视野下瞩目的跨省级军事城镇。这就意味着,外面的权力、资本乃至盲流,都将涌入武所这个弹丸之地;而武所的居民,也有史以来第一次产生了“走出去”的冲动。
![]()
说不清经过了多久的酝酿或摸着石头过河,反正武所舒家乘着这股城镇“开放”的东风,逐渐对外构建起了全新的商业版图——开设连锁钱庄。
舒家的钱庄,从武所小镇走向武平全境,又延伸至整个汀州府辖区,再扩展到福建大部、南赣多个地区,最后遍布闽粤赣浙等多个东南省市城镇,且伺机向京城南京周边布局。
时光荏苒,到了大明正德年间,彼时的舒家当家人角色,早已从舒显才身上转交到他的儿子舒经手上。如果说舒显才是舒家商业版图的拓荒人,那么舒经就是舒氏连锁钱庄的掌舵人。
![]()
古代钱庄 影视图
古代钱庄生意,犹如现代银行业,不同于衣食住行小生意,甚至跟建筑业也大相径庭,它需要高瞻远瞩的政治意识、宏观经济视野等为依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大明金融业中趟出一条生路来。而舒经做到了!所以他的名字被载入《汀州府志》,后者称其为“汀州首富”、“东南钱王”。
随着家族财富日益雄厚,舒经又将目光投向了矿业。
在近代社会以前,如果说钱庄是坐等盈收、稳赚不赔的传统顶级商业,那么矿业生意就是一场豪赌。矿业的回报率远高于钱庄,百倍盈余亦非天方夜谭;但它的风险也更高。古代没有感应式的探测工具,也不存在机械式挖掘技术,判断一座矿山是否埋有值钱的矿石,仅凭肉眼观察和直觉感知,颇有些“开盲盒”的意味。
![]()
上杭紫金山金铜矿
舒经将豪赌的目光投向了武所的邻县上杭,他一口气买下了多座紫金矿山。作为一个明朝时期的古代商贾,舒经对矿业的投资力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同时也足可见其财力之雄厚。
不难想象,舒经进军矿业,意在为子孙后代留下财源。在舒经的有生之年,他拼尽全力组织开采的矿山资源不过是冰山一角。历经时代变迁,几百年后,上杭紫金山矿业财富,如今成了资金矿业股份的吸金利器。
武平千户所作为一个军事建制小镇,因为汀漳守备行司移设于此带来的深远影响,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古代商品经济意识超前的商业城镇——直至今日,武平县中山镇老街周边的人家仍有较强的商业意识。而舒经,就是武所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
明代商贾影视图(图文不符)
舒经去世时,在汀州府全境引起极大的反响,时任汀州知府亲笔为他撰写墓志铭。可见舒经在明代中后期对闽粤赣边的社会经济形成了多大的影响力。
关注武平县百家大院古建园林,了解武所古镇历史。这是笔者写下一系列“武所往事”小文的初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