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曝光:日本“大佐”要回来了

0
分享至

文︱陆弃

日本最近又开始扮古装了。刚把军费提上去,又开始琢磨军衔该怎么叫更“带劲”。这次他们盯上的,是沉睡多年的“大佐”。当年那些穿着军服、拿着指挥刀在亚洲横冲直撞的“大佐”,如今在新闻标题里又要复活。日本媒体还一本正经地写着什么“方便国际理解”“军衔标准化”,把一件明显带着历史味道的操作包装得无比清新好看。但谁听得出来这里有几分真心,几分借口。



消息来自日本最典型的右翼媒体,它们从来不是热衷历史教育,而是热衷历史怀旧。报道写得云淡风轻,像是在宣布某个老字号重新启用百年前的招牌。但了解日本政治的人心里都明白,这背后的味道绝不是复古,而是复辟。所谓“大佐”“大尉”这些称呼,原本就是旧日本帝国军队的用语。那个军队当年干了什么,全亚洲记得比日本政府清楚。战争结束后,日本之所以强行改掉一套军衔,就是要与过去切割,告诉盟军和世界,他们变成了只负责防御的“自卫队”。

结果现在,高市早苗的政府居然打算把这套尘封的称呼再翻出来。当年为了证明“我不是那个日本”,他们用新名称切断了历史。今天为了证明“我还是那个日本”,他们又用旧名称缝回过去。这样的政治动作看似只是改几个名号,实际上已经在空气里散发出一股旧军国主义阴影。只要了解点历史的人都会感到一丝刺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次是换名字,下次是不是要换理念。

日本政客的解释当然听着堂皇,说是“国际化”“标准化”。但问题是,世界上并没有谁要求他们恢复“大佐”这个古早称呼。美国不需要他们这样做,欧洲不需要这样做,亚洲更不希望他们这样做。所谓的“便于理解”,反而让人更不敢理解。因为这种复刻动作不仅没有现代化的意味,反而像是在向曾经的日本帝国致敬。尤其是这套改名恰恰写进了联合执政协议,还被列入要在2026年完成的政治任务,这绝不是轻飘飘的一句“方便理解”。这是赤裸裸的路线选择。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高市早苗本人就是日本政坛最典型的右翼代表,之前跑去靖国神社祭拜的时候一点不含糊。现在由这样一个首相来推动恢复旧军衔,很难不让人把这些拼图拼在一起。尤其在她政府不断推动军费翻倍、购买更多远程武器、打造反击能力的当下,这些变化叠加起来,就是一股再熟悉不过的风向。日本正在重新训练自己的肌肉,而肌肉越硬,他们对历史的态度就越软。

最敏感的不是军衔本身,而是这个动作传递出的心理。一个国家在军事制度上朝旧帝国方向走,往往象征着某种精神的回潮。当日本重新给自己的军人戴上“大佐”这样的称号,那些曾经被他们占领和伤害过的国家自然最先警惕。这不是多想,而是历史给出的本能反应。而日本政客却像是故意忽略这一层,只管朝着他们心里的那条路加速奔跑,他们说自己在“现代化”,但看着就像在倒着回去。

中国国防部早就多次提醒日本,你们不断突破和平宪法已经让地区安全环境变得很紧张。军费涨得飞快,远程打击能力不断扩张,现在连军衔体系都准备回炉重造。一个国家如果真心想保持“专守防卫”,没有必要在象征层面搞这么多手脚。象征,是最容易看出真实意图的地方。中国说日本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不是夸张,而是看到了每一步都在朝同一个方向迈。

也许有人会说,改个名称不代表什么,军衔叫“大佐”也不会让日本军人变成八十年前那种模样。这句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但现实世界里,象征总是伴随政治情绪而变化。一个国家要彻底与过去的军国主义切割,通常会用新的名称、新的仪式、新的话语体系来定义自己的武装力量。当这些新的外衣被一点点脱掉,换上旧的符号,旁人当然会警觉,对历史有记忆的国家更会不安。



高市早苗上台后,显然在朝着一条更“强硬”的路线走。她对外宣称要让日本变得“正常”,但这种“正常”在她的语境里,就是军事权力更大、行动范围更广、参与地区安全的方式更激进。恢复旧军衔不过是她的众多尝试之一,是她想要重构日本国家形象的一个台阶。她的执政团队也非常清楚,这件事对右翼来说是号召,对邻国来说是挑衅。他们要的就是这种象征意义,就是让日本社会重新习惯一套过去常用的词语,再慢慢习惯一套过去常用的姿态。

日本国内当然也有人反对,可惜声音太小,抵不过现在政治生态里的大方向。右翼正在空前活跃,主流媒体也不断配合演绎所谓“军事正常国家化”。普通民众也在不断被灌输“外部威胁”的焦虑。军衔改名,就是在这种氛围里悄然推进的。只要把社会弄得习惯了,就没有什么不能继续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不可能无动于衷。历史的痛不是书本上的章节,而是每个国家血脉里的记忆。一个曾经发动战争的国家,如果在没有充分反省的前提下重新拾起旧时代的符号,这件事总有一天会以更大的形式表现出来。世界之所以警惕,不是因为军衔叫“大佐”,而是因为日本正在一步步找回那个曾经走过的方向。

也许这种象征性的变化暂时不会导致任何军事后果,但它已经在心理上让整个地区多了一层阴影。日本政客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政策,可在其他国家眼里,看见的不仅是名字,而是背后的企图。对于亚洲而言,他们只希望日本能稳住,而不是在历史的旧轨道上越滑越远。

这种事其实不需要太多渲染,懂的人自然懂。现代日本如果真的想成为一个“可信赖的力量”,他们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而不是反复与过去的影子牵手。现在的大佐回来了,未来会有什么随之而来,没有人愿意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恭喜!1996前有国企工龄,3类人每月多领1700+

恭喜!1996前有国企工龄,3类人每月多领1700+

刘哥谈体育
2025-11-09 03:10:36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呼呼历史论
2025-11-14 00:37:13
男子殴打92岁母亲,邻居称事后老母亲曾拿500元想保儿子回家

男子殴打92岁母亲,邻居称事后老母亲曾拿500元想保儿子回家

红星新闻
2025-11-14 15:54:30
30岁的广州东站,下个月开始大改造!

30岁的广州东站,下个月开始大改造!

掌楼牛市
2025-11-13 17:53:42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懂球帝
2025-11-14 12:03:09
28年前直播香港回归4位主持:2人去世1人自甘堕落,仅她笑到最后

28年前直播香港回归4位主持:2人去世1人自甘堕落,仅她笑到最后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3:07:48
陈冬、陈中瑞、王杰,出舱!落地后第一顿热饭菜单公布

陈冬、陈中瑞、王杰,出舱!落地后第一顿热饭菜单公布

极目新闻
2025-11-14 17:48:27
陈露颖夺得全运会女子200米蝶泳金牌

陈露颖夺得全运会女子200米蝶泳金牌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0:09:03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新华社
2025-11-14 12:11:09
这下可好了,不光业内人看呆了,全网网友也都惊着了!

这下可好了,不光业内人看呆了,全网网友也都惊着了!

小光侃娱乐
2025-11-14 10:55:03
狂赢60分!广东淘汰辽宁挺进决赛,武桐桐爆发砍24分,杨舒予20分

狂赢60分!广东淘汰辽宁挺进决赛,武桐桐爆发砍24分,杨舒予20分

萌兰聊个球
2025-11-14 18:04:38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小海娱计
2025-11-14 14:08:43
泰王夫妇首次访华,行程看点十足,苏提达王后闪耀全场

泰王夫妇首次访华,行程看点十足,苏提达王后闪耀全场

红袖说事
2025-11-14 12:54:38
16年的工龄被辞退了!网友哭诉,也不协商,更不要说什么经济补偿

16年的工龄被辞退了!网友哭诉,也不协商,更不要说什么经济补偿

火山诗话
2025-11-14 19:23:04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中国台湾演员欧阳娣娣现身厦金大桥工地刷漆,称期待有一天,可以直接从这里开车去台湾

中国台湾演员欧阳娣娣现身厦金大桥工地刷漆,称期待有一天,可以直接从这里开车去台湾

鲁中晨报
2025-11-14 11:27:34
倒闭14万家!曾年赚22亿的奶茶之王,加盟商怒挂条幅:血本无归!

倒闭14万家!曾年赚22亿的奶茶之王,加盟商怒挂条幅:血本无归!

青眼财经
2025-11-13 23:02:27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2025-11-14 21:36:49
陆弃 incentive-icons
陆弃
历史春秋网总编辑,青年作家
7851文章数 13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头条要闻

男子将昏迷妻子扔下土崖致死 女方13天前起诉离婚被驳

头条要闻

男子将昏迷妻子扔下土崖致死 女方13天前起诉离婚被驳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当贝X7 Max:3000流明+4K变焦,家庭影院与游戏主场的新选择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教育要闻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附对应典例)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