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姐妹们好呀!这里是#,我是唐唐,很开心又和大家见面啦~
在上一期,我们深入探讨了,帮大家找到了安抚「暴躁」皮肤的科技方案。这一期咱们聚焦抗衰界的「老大」——热玛吉(Thermage)。
你是否也曾心动于它「一次治疗,紧致数年」的宣传,却又疑惑:一个不需要开刀、没有创口的设备,凭什么能实现这么逆天的效果?它和普通射频又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所有人做都有效?今天,唐唐就带大家一探热玛吉抗衰的底层逻辑。
![]()
热玛吉是什么?它不是普通的「电波拉皮」
热玛吉(EPS Thermage)的官方定义是:「一项能够通过一次治疗即达到显著提拉、紧肤、除皱效果,并可达到持续数年延缓衰老……的非侵入性……美容术」。
![]()
△图片来源:热玛吉官方资料
热玛吉的抗衰效果,并非凭空而来,它精准地作用于皮肤衰老的两个关键环节:即时收缩与长期再生。这是一个精妙的、分为两步走的过程:
第一步:即刻收紧——给松弛的胶原网络「上发条」
我们的皮肤真皮层里,胶原蛋白像一张充满弹性的「弹簧床垫」支撑着皮肤。随着年龄增长,支撑的「弹簧」(胶原三螺旋结构)会松弛、变形。
热玛吉发出的单极射频能量,能够穿透表皮,直达真皮深层甚至皮下组织。当温度达到55℃~65℃的临界点时,胶原纤维内部的氢键会发生断裂,导致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立即收缩、变性。
这个过程,就好像用熨斗熨烫一件皱巴巴的真丝衬衫,热量能让松弛的胶原纤维即刻收紧、绷直。因此,很多人在一次治疗后就能感受到皮肤的紧实感和提升感。这就是热玛吉的 「即时效果」。
![]()
△图片来源:热玛吉官方资料
第二步:长期重建——启动皮肤的「自我修复」程序
如果只是第一步,那效果将是短暂且有限的。热玛吉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紧随其后的第二步。
可控的「热损伤」在体内被识别为一个需要修复的「信号」。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身体会启动一套精密的创伤愈合反应:
①召唤成纤维细胞:热损伤区域会聚集大量的成纤维细胞。
②加速合成新胶原:这些被激活的成纤维细胞会开足马力,不断合成全新的、结构更健康的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同时也会合成更多的弹性纤维和透明质酸。
③重塑胶原支架:新生的胶原会逐渐替代部分老化的、排列紊乱的胶原,重新构建一个更致密、更坚固的真皮胶原支架。
![]()
△图片来源:热玛吉官方资料
那这里就引出一个常见问题了胶原修复周期,为啥效果要等3~6个月?
很多姐妹说「做完1个月效果一般」,这是因为胶原修复有明确的生物学周期,Suh等人在J Cosmet Dermatol发表的研究就详细追踪了这一过程:
-0~1周:以胶原纤维即时收缩为主,皮肤紧致感明显,但成纤维细胞尚未大量激活,新生胶原量极少;
-2~4周:成纤维细胞进入增殖期,开始分泌胶原前体(如前胶原肽),真皮层厚度逐渐增加(平均增厚12%~15%);
-1~3个月:胶原前体逐渐交联为成熟胶原纤维,皱纹深度开始显著减少(研究中患者皱纹评分降低35%~40%);
-3~6个月:胶原重塑完成,效果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真皮层胶原密度比治疗前提升35%±5%。
国内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一项关于30例患者的随访数据同样显示,治疗后6个月的皱纹改善率(93.33%)显著高于治疗后1个月(45.5%)——效果是「循序渐进、越等越明显」的。
![]()
55℃~65℃高温下,如何保证效果与安全?
那热玛吉仪器又是如何解决「精准加热、不伤表皮」的核心问题的呢?
1.ThermaCool冷却系统:表皮不烫伤的关键
传统射频设备常面临「表皮过热、真皮加热不足」的矛盾,热玛吉的ThermaCool系统通过在能量发射前、中、后采用三阶段动态冷却,使表皮温度维持在38℃~40℃,而真皮层温度稳定维持在55℃~65℃,这种「反向热梯度」(真皮热、表皮凉)是避免烫伤的关键。
Weiss等人在J Drugs Dermatol的回顾性研究(600例患者)显示,采用该冷却系统后,表皮损伤发生率降至0.3%,90%患者的治疗后红斑在24~72小时内消退。
2.AccuREP能量调控技术:为啥不同部位感受不同?
每个人皮肤阻抗不同(如眼周阻抗约1500Ω,面颊约800Ω),固定能量会导致「阻抗高的部位效果不足,阻抗低的部位疼痛」。热玛吉的AccuREP技术通过「实时阻抗监测+动态能量调整」解决这一问题:
- 每发射1次射频能量(约0.5秒),设备就会自动测量该部位的皮肤阻抗;
- 根据阻抗值调整电压(范围100V~200V)和电流(范围0.5A~1.2A),确保不同部位的真皮层获得一致的热效应(55℃~65℃)。
![]()
△图片来源:https://amredclinic.com/zh/lifting/thermage-flx
Alhaddad等人在Dermatol Surg的前瞻性研究(40例患者)显示,AccuREP技术可使不同部位的胶原收缩率差异从15%降至5%以下,避免出现「眼周没效果、面颊疼」的情况,患者舒适度评分提升28%。
3.打格定位技术:为啥治疗前要贴网格纸?
面部不同区域皮肤厚度、胶原分布存在差异(如面颊皮肤厚度1.0mm~2.0mm,颞部0.8mm~1.2mm),不定位易导致能量分布不均。热玛吉的网格纸(1cm×1cm)就是通过采用「标准化定位」:
- 确保双侧面部治疗区域完全对称(如左侧面颊打80发,右侧也打80发);
- 每个方格内固定发射6-8次能量,避免局部叠加热量(重叠率<10%)。
![]()
△图片来源:https://aerskinlab.com/zh/products/thermage%C2%AE
Jacobson等人在Arch Dermatol的研究显示,采用打格定位技术后,面部效果对称率从65%提升至90%以上,且局部过热风险降低40%。
常见问题答疑:
Q1:为啥有人做了没效果?
临床数据显示,约10%~15%患者治疗后效果未达预期,主要原因在3个方面,国外学者El-Domyati 和Suh在各自的研究中均有提及:
①胶原储备不足:55岁以上或长期熬夜、日晒的患者,真皮层胶原含量低于15mg/cm³(正常年轻皮肤约25~30mg/cm³),成纤维细胞缺乏「原材料」,新生胶原量有限;
②皮肤炎症状态:敏感肌、玫瑰痤疮患者的皮肤炎症因子(如TNF-α、IL-6)水平较高,会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胶原合成效率降低30%~40%;
③术后护理不当:UV照射会抑制胶原合成酶活性,研究显示,治疗后未严格防晒的患者,效果维持时间缩短40%,且皱纹复发率提升25%。
Q2:有哪些风险要注意?
①常见反应:Weiss等2006年的研究(600例患者)显示,90%患者治疗后1~3天出现局部红斑,30%出现轻微水肿,均为暂时性,无需特殊处理;
②少见风险:2.7%患者出现烫伤(多因能量超过360J/cm²或冷却系统故障),1.2%出现色素沉着(多见于Fitzpatrick IV-VI型皮肤),0.8%出现皮肤触感发硬(因胶原过度增生);
③绝对禁忌:根据
Solta Medical的官方说明书,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者、皮肤急性炎症期患者(如严重痤疮、湿疹)需严格排除,避免引发心脏节律异常或炎症扩散。
Q3:长期做热玛吉,皮肤会像「烤肉」一样失弹吗?
很多姐妹担心「反复做热玛吉会把皮肤烤坏、没弹性」,但这里其实存在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
前面我们提到热玛吉起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即刻收紧」和「长期重建」,「烤肉理论」则是只看到了前面「烤」的阶段,而忽视了后面「生」的过程。
其实,即使不做任何医美治疗,我们皮肤的胶原蛋白也处在 「不断被分解,又不断被合成」 的动态平衡中。年轻的时候,合成>分解,皮肤饱满紧致;随着年龄增长,分解 > 合成,皮肤出现松弛和皱纹。
大家可以将热玛吉的每次治疗,理解为向皮肤深处的「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生产工厂)下达一次明确的 「加速生产」指令。
![]()
△图片来源:AI生成
首次治疗时,工厂处于「低效怠工」状态。
热玛吉的精准热能作为一个强烈的启动信号,重启了工厂的生产线,让它们开始大量生产新的、结构健康的胶原蛋白;在首次治疗后的数年内,新生胶原会自然代谢,工厂的「生产积极性」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再次降低。
此时进行的年度保养治疗,其作用不是在前一次「烧焦」的废墟上重建,而是在上一次新生胶原尚未完全流失、工厂仍有一定活力的基础上,再次下达一个「强化指令」。
因此,于皮肤而言,热玛吉的刺激更像是通过周期性的、精准可控的热刺激,持续对抗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剧的胶原流失,将皮肤的胶原合成能力长期维持在一种相对年轻和活跃的状态。
![]()
△图片来源:https://amredclinic.com/zh/lifting/thermage-flx
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假冒伪劣设备没有精准的冷却系统和能量控制,确实可能导致皮肤真皮层不可逆的灼伤和萎缩;而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的医师可能在高风险区域使用过高能量,或在同一区域过度叠加发射,导致局部热量超标;在夸大的商业宣传下,频繁、不必要的全脸治疗,可能导致胶原生成周期被干扰,以上才是更有可能造成皮肤不可逆损伤的关键因素。
摸清了热玛吉这位「单极射频之王」的底细,你是否好奇,射频抗衰的江湖里,还有哪些各怀绝技的「门派」与「高手」?
下一期#,唐唐将继续为大家横向对比单极、双极、多极射频及点阵射频微针的技术差异、作用层次、适用症和代表仪器,帮你理清思路,帮姐妹们搞懂「自己该选哪种射频」~
唐唐在此,懂美更懂你,我们下期再见啦!
![]()
关于唐唐:
深耕医美领域 18 年的资深专业人士,职业履历覆盖医美领域核心环节,从一线临床服务全流程的深度参与,到品牌战略管理的全局把控,以全链路实践经验与前沿美学洞察,在行业内树立专业标杆。现任国内顶尖医美集团CMO、医美连锁机构CEO。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郑恒, 简丹, 陈潇, 等. 射频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疗美容, 2023, 13(3): 1-11.
[2]林中梅, 刘积东, 王洁晴. 单极射频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观察[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 30(10): 594-597.
[3]宋林章, 龙维. 单极射频溶脂紧肤技术在面颈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25, 34(2): 119-122.
[4]El-Domyati M, El-Ammawi T S, Medhat W, et al. Radiofrequency facial rejuvenation: Evidence-based effec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11, 64(3): 524-535.
[5]Fitzpatrick R, Geronemus R, Goldberg D, et al. Multicenter study of noninvasive radiofrequency for periorbital tissue tightening[J]. Lasers in Surgery and Medicine, 2003, 33(3): 232-242.
[6]Weiss R A, Weiss M A, Munavalli G, et al. Monopolar radiofrequency facial tightening: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in over 600 treatments[J]. 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2006, 5(8): 707-712.
[7]Alhaddad M, Wu D C, Bolton J, et al.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of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noninvasive monopolar radiofrequency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nd upper neck skin laxity[J]. Dermatologic Surgery, 2021, 47(6): 762-766.
[8]Suh D H, Ahn H J, Seo J K, et al. Monopolar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for facial laxity: Histo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20, 19(9): 2317-2324.
[9]El-Sinbawy Z G, Abdelnabi N M, Sarhan N E, et al. Clinical & ultrastructur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fractional CO2 laser on facial melasma[J].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2019, 43(4-5): 135-144.
独家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