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丢掉红军城,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预警,而是正在眼前发生的事实。可泽连斯基的态度却透着一股犟劲,明知道前线打得吃力,甚至要让上万乌军士兵陷入没退路的绝境,他还是咬着牙说要战斗到底。
外界不少人看不懂,觉得这是硬撑,是拿士兵的命赌一口气,但真把视线扎进乌克兰的战场局势里就会发现,他的“不认输”,从来都不只是输赢两个字能说清的——西方媒体轻飘飘说红军城已经没用了,可战场上的子弹和俄军的进攻路线,都在说这是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空话。
![]()
最让基辅坐不住的消息,来自扎波罗热方向——那里正在上演“红军城2.0”的剧本,第二个红军城,已经实实在在地浮出水面了。俄军没藏着掖着,把打红军城那套管用的法子,原封不动搬到了扎波罗热战线。过去这阵子,俄军的强攻就没停过,乌军的前线防御阵地一个接一个丢,好几处定居点的守军都被打得紧急撤退。现在俄军的势头正猛,一路朝着扎波罗热市的方向推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要的不只是几个阵地,而是要在扎波罗热复制拿下红军城的胜利。
乌媒把俄军的进攻步骤说得很细,这些细节越清楚,越让人觉得窒息——俄军已经开始在城市周围修工事,架起“口袋”准备围歼乌军,胡利亚波勒首当其冲,成了第一个被盯上的包围目标,红军城那种“围点打援、逐步压缩”的模式,正在这儿一模一样地重现。而胡利亚波勒之后,下一个就是扎波罗热市。只要扎波罗热市一丢,俄军的兵锋就能直接往克里维里赫和第聂伯罗插,到时候整个南向战线就会彻底崩盘,乌克兰的半壁江山就真的悬了。
有人说泽连斯基犟,可换谁坐在他的位置上,面对这样的地形也得头皮发麻。乌克兰的南向战线就是块“软肋”,既没有能挡枪的山脉高原,也没有可以依托打巷战的密集森林和城市集群,想修一连串能扛住俄军进攻的防线堡垒,简直是难上加难。没有天然屏障,没有坚固工事,乌军在这儿守着,就跟在平地上摆阵一样,只能硬碰硬,可俄军的火力优势摆在那儿,这种硬碰硬说白了就是消耗。
这时候再回头看,就明白泽连斯基为啥对红军城那么执着了。那座城根本不是什么“无用之地”,而是卡在俄军南下路上的关键节点。俄媒早说过,红军城本身就建在山脊上,往西走全是一马平川的低坡,没有任何遮挡。俄军一旦拿下红军城,后续部队就能长驱直入,直接开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些沃野区域。到了那一步,乌军就真的无险可守了——没有群山当屏障,没有水网做阻碍,更没有顿涅茨克那种早就修好了的钢铁防线和堡垒群,在千里沃野上和俄军决战,乌军连躲的地方都没有,俄军要做的无非就是用炮火犁地,清理战场,胜利几乎没有悬念。更要命的是,南向的俄军要是和东线的部队会合,整个乌克兰的核心区域都会被直接威慑,半壁江山的说法,真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泽连斯基拒绝从红军城撤军,根本不是什么“英雄气概”,而是最无奈的选择。他不是不想撤,是撤不起——红军城一丢,扎波罗热再垮,后面的城市就是待宰的羔羊。可这种死守又陷入了恶性循环:越是失地,越要用人填,可乌军本来就紧缺的有生力量,就在这种死守里加速流失。兵打光了,就算守住了一时的阵地,后面还是守不住,这是个死局。
这次扎波罗热方向,乌军主动从部分定居点撤出,其实就是想通了这个道理。与其把最后一点有生力量都耗在没意义的死守上,不如战略性撤退保存实力,总不能把所有本钱都打光,总得给后面的抵抗留条路。可这种撤退又透着心酸——能主动撤,说明还有理智,可撤了之后,下一个要守的地方在哪儿?下一次还能不能有撤退的机会?这些问题,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恐怕也没标准答案。
西方那些援助的承诺还在耳边,可战场上的子弹不会等承诺落地。泽连斯基的“不认输”,一半是撑给外界看的底气,一半是逼自己扛下去的无奈。红军城2.0已经来了,扎波罗热的激战才刚开场,乌克兰的半壁江山能不能保住,不是靠嘴硬,得靠战场上的实际支撑。现在所有人都在盯着扎波罗热,盯着胡利亚波勒的包围圈,盯着泽连斯基接下来的每一步棋——毕竟这场仗,每一步都连着上万士兵的命,连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