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齐向军 王璐
秋收接近尾声,秸秆如何处理曾是困扰确山县留庄镇的一大难题。如今,该镇积极推动秸秆深加工,将昔日"烫手山芋"转化为饲料与生物燃料,既破解了禁烧难题,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
11月13日,在确山县留庄镇李庄村秸秆收储中转堆场,村民们正陆续运来田间收集的秸秆,夹草车来回作业,将散落秸秆聚拢成垛,现场忙碌有序。
"收储就是去地里打捆。捡拾打捆机打完之后拉回来,然后卖给生物质发电厂。"从事秸秆收储加工的家庭农场负责人董新杰介绍说,每年秋冬季,仅玉米秸秆一项,每年就能收储约2万吨,每吨可卖200多元。开展秸秆收储既解决了禁烧难题,也减轻了农民清理负担。
![]()
除燃料化利用外,董新杰的家庭农场还开展秸秆饲料加工。通过粉碎、筛选、烘干等工序,将麦秸等原料转化为优质饲料,直接供应养殖场。
确山县董新杰家庭农场负责人董新杰表示,今年预计可加工销售3000多吨秸秆饲料,每吨利润约200元。秸秆得到利用,农户也省心,实现了双赢。
![]()
秋收以来,留庄镇通过构建"收集—储存—运输—加工"一体化处理体系,在全镇合理设置20余个秸秆中转堆场,既方便农户临时堆放,也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原料,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落地见效。
确山县留庄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彭程表示,他们在加强禁烧宣传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对接养殖企业和发电厂,推进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利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挖掘了秸秆的经济价值。(编辑 詹云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