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会议(COP30)于2025年11月10日-21日在巴西贝伦召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受邀于11月12日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活动之“推动绿色创新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边会并做主旨发言,提出以“STEPs”在五个关键领域,一步一个脚印,与各方一道深化合作,推动航运绿色转型。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
“推动绿色创新合作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边会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联合举办。张勇以《共扬绿色风帆,同启低碳征程》为题,于“技术创新与本地化应用助力全球绿色转型”主题环节作主旨演讲。
张勇表示,过去十年,全球气候治理从制度搭建迈入全面实施阶段。中远海运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航运企业,始终向数字智能要新质生产力,向绿色低碳要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贵的实践成果。面对当前气候治理在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两大“绿色缺口”,中远海运期待与各方合作伙伴,特别是南美伙伴,在共联绿色供应链网络(Supply-chain Network)、共研绿色创新技术(Technology Innovation)、共建绿色能源体系(Energy System)、共筑绿色智慧港口(Port Decarbonization)、共拓绿色发展生态(Support Ecosystem)等五个关键领域深化合作,即以“STEPs”,一步一个脚印,与各方一道推动航运绿色转型,携手走好绿色丝绸之路,走向繁荣幸福之路。
一是共联绿色供应链网络(Supply-chain Network)。积极推进中国—南美绿色航运走廊建设,针对南美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共同打造多式联运通道,提供“海运+陆运+仓储”一体化的低碳物流解决方案。同时,完善并依托碳足迹管理体系,互认碳足迹核算标准,建立涵盖能源企业、航运、港口、物流、货主的碳足迹标签体系,让每一件出海商品都带上绿色护照。
二是共研绿色创新技术(Technology Innovation)。协同创新绿色科技,利用中远海运全产业链规模优势,联合攻关氨/氢燃料发动机、零碳船舶、碳捕集及封存等技术,构建“技术+制造+运营”全链条生态。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聚焦港口节能装备、数字化运营、自主航行等关键应用场景,建立精准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在南美市场融合发展。
三是共建绿色能源体系(Energy System)。依托南美、东南亚等国家的生物燃料产业基础,合作加大航运绿色燃料产业的投资,整合风光电资源,布局绿色甲醇、绿氨、绿氢生产基地,破解燃料结构性短缺困局。同时,考虑将船舶碳捕集纳入减排合规路径,试点建设脱碳航运走廊,完善永久封存技术,为航运能源转型提供多元方案。
四是共筑绿色智慧港口(Port Decarbonization)。随着世界港口向以“智能、绿色”为特征的第五代港口演进,依托秘鲁钱凯港,加快推广岸电系统、光伏发电、智能照明等低碳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改造与绿色能源配套,共建效率卓越、排放可控、带动性强的区域智慧港口标杆。
五是共拓绿色发展生态(Support Ecosystem)。以“净零框架”为目标,推动建立多边机制下的航运减排规则。合力优化国际监管,围绕船舶碳排放核算标准、航运绿色燃料认证等,推动国际规则共商、标准互认,建立跨区域的数据互通与监管协同机制,避免区域间政策碎片化带来的制度成本。创新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ESG航运债券、转型基金等,降低绿色航运融资成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