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六十多年,跑遍了上海的豫园城隍庙,也去过不少外地景点,就没见过故宫这样的。
![]()
白天挤得连脚都插不进去,晚上却抢不到票进不去,冷门角落反倒比太和殿还对胃口。这故宫啊,说是明清两代皇帝住的地方,都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光房子就有九千三百七十一间,比咱们上海豫园那三十多亩地的园林气派多了。
但也实在太大了,走得我腿都酸了。豫园是江南园林的精致,一步一景,假山流水都小巧玲珑,故宫却是皇家的规制,红墙黄瓦一眼望不到头,透着一股威严,就是人太多了,跟咱们上海外滩跨年似的,乌泱泱全是脑袋。
![]()
去之前我儿子就跟我说要提前订票,我还不当回事,以为跟豫园似的到门口就能买,结果到了故宫门口才知道,根本没有现场票,得提前七天晚上八点在手机上抢,抢不着就进不去。
![]()
而且要是约了不去三次,半年都不能再约,这规矩比咱们上海的老字号还严。那些游客都跟内卷似的,挤在太和殿前面拍照,脑袋挨着脑袋,连汉白玉台基上的花纹都看不清,我挤了半天也没拍着啥,反倒一身汗。
早知道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太和殿看着高大,里面却空荡荡的,除了几块牌子啥也没有,根本看不出以前皇帝在这儿干些啥,后来听讲解才知道,这是办大典礼的地方,元旦冬至皇帝大婚才用,平时都空着,难怪没啥看头。
![]()
后来我实在挤不动了,就往旁边的小路走,没想到还发现了好地方,从乾清门右手边走一分钟有个慈宁宫,是以前太后住的地方,院子里有个月晷,跟咱们常见的日晷不一样,是看晚上时间的,普天之下就这么一个,比挤在太和殿有意思多了。
![]()
旁边的寿康宫是乾隆他妈妈住的地方,从四十三岁住到八十六岁,里面有个金发塔,说是乾隆为了纪念妈妈做的,看着金灿灿的,挺气派。还有个文华殿后面的文渊阁,是整个故宫唯一的黑顶房子。
上面还有半间房,说是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那半间,这些冷门地方没人挤,能慢慢看,比热门景点强多了。
![]()
逛故宫真得反向操作,别跟着大部队挤中轴线,那些小路旁边的景点才藏着宝贝,我后来就沿着东华门方向走,那边人少,还能远远看看角楼,比在太和殿人挤人舒服多了,而且东华门离地铁站近,打车也方便。
![]()
出来就能找到吃饭的地方,比从神武门出来省事。我在故宫里碰到个卖水的北京大姐,她说本地人都不爱来故宫,觉得人多还得安检,麻烦得很,除非带外地朋友来,不然根本不会来,跟咱们上海人很少去豫园一样,都是留给外地游客的。
![]()
大姐还说,故宫周围还有不少小众博物馆,不用抢票,步行就能到,比如皇史宬,是以前的皇家档案馆,正殿是北京最大的无梁殿,没有一梁一柱,全是石头做的,里面以前放着奏折、诏书这些重要档案,现在有些转移走了。
但还是能看到一些珍藏,免费开放,就是团队才能预约。还有个普度寺,是以前多尔衮的王府,现在是个安静的胡同公园,能看到古建筑,还能远望故宫的角楼,这些地方都比故宫人少,逛着舒坦。
![]()
现在的故宫跟以前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文创商店,有卖绘本的,叫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还有卖海错拼图的,上面是古代的海洋生物图案,据说还有拼音识字的功能,适合小孩子。
还有包装精美的锦盒月饼,上面印着梅兰竹菊、金鸾这些图案,都是从故宫馆藏艺术品里选的,里面有茅台五仁、金沙奶黄好几种口味,都是两岸大师做的,价格不便宜,一套要一百多。
![]()
而且宫殿门上都装了智能锁,上面有故宫的logo,看着挺洋气,一把锁就值一万多,故宫有两千七百五十万把这样的锁,总价值三千万,这锁不用布线,里面有智能芯片,还能报警,每一次开锁都有记录。
耐低温,电池能用两年,要是在故宫走丢了,还能通过锁上的名称确定位置,挺高科技的。不过有些地方还在修缮,围起来不让进,说是要保护古建筑,比如养心殿,现在还是半拉子工地,漱芳斋也不让进,说是给贵宾用的。
![]()
普通人只能在门口望一眼,还有乾隆的御书房三希堂,才四点八平方米大,连三个人都站不下,自然没法开放,虽然有点遗憾,但也能理解,毕竟都是几百年的老东西了。
我还租了个智能讲解器,对着建筑一扫就能听讲解,以前逛景点都听不懂啥意思,现在这个讲解器说得明明白白,连我这没多少文化的人都能听懂,算是沉浸式体验了。
![]()
比如倦勤斋里有幅通景画,有一百七十平方米大,隔着月洞门看跟真的一样,讲解器说修了十几年才复原,要是没有讲解器,我根本不知道这画这么厉害。
还有景阳宫那边,以前是明朝妃嫔住的冷宫,晚上要是能进去,估计能琢磨出点冷清劲儿,可惜晚上故宫不开放,只有偶尔有夜场,票还特别难抢,跟抢春运火车票似的。
![]()
逛故宫也有不少踩雷避坑的地方,首先别穿皮鞋,故宫太大了,一天走下来得几万步,穿皮鞋脚疼得受不了,我第一天穿了皮鞋,晚上回去脚都肿了,第二天换了运动鞋就好多了。
其次别在宫里买水和吃的,一瓶矿泉水比外面贵好几块,吃的也不好吃,又贵又不顶饱,最好自己带面包和水,省得花冤枉钱。还有珍宝馆和钟表馆得单独预约,提前忘了约就进不去,我就没约上,只能在外面看看,挺可惜的。
![]()
故宫早上八点半开馆,下午四点就停止检票了,六点闭馆,逢周一还闭馆,除了法定节假日,老年人可以走爱心通道,不用排队,用身份证原件检票就行,比年轻人方便。
我觉得故宫的文化确实深厚,每一块砖每一根柱子都是文物,六百多年的历史放在那儿,不是随便哪个景点能比的,它的建筑讲究对称,前朝后廷分得清清楚楚,体现了以前的皇权等级。
![]()
红墙黄瓦是皇家的颜色,跟咱们上海的青砖黛瓦完全不一样,豫园讲究的是移步换景,幽深曲折,故宫讲究的是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各有各的味道。从故宫出来后,我又去了景山公园的寿皇殿,是清代皇家祭祖的地方。
在中轴线上,仅次于故宫的第二大建筑群,以前是北京少年宫,现在恢复了历史格局,门票包含在景山公园门票里,才两块钱,人少清净,能安静欣赏古建筑,还能远望故宫的全景,比在故宫里看得更全。
![]()
我这趟故宫之行,最大的感受就是,故宫确实是个好地方,有历史有文化,值得去看看,但一定要选对时间选对路线。别赶节假日去,不然就是人挤人,啥也看不着,还遭罪,工作日早上去最好,人少能慢慢逛。
别光跟着大部队挤中轴线,那些小路旁边的冷门景点才有意思,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还不用挤。
![]()
一定要提前在手机上预约门票,珍宝馆和钟表馆也提前约好,穿舒服的运动鞋,自己带好水和吃的,租个智能讲解器,这样才能真正逛得明白逛得舒服。
故宫周围的那些小众博物馆和景点也可以去看看,人少景好,还能多了解点历史,比光逛故宫强。不过故宫太大了,一天根本逛不完,不用想着把所有地方都走到,挑几个自己感兴趣的慢慢看就行,不然太累了,反而没心思欣赏。
![]()
我觉得故宫现在发展得挺好,又保护了古建筑,又搞了文创,还加了智能设备,让更多人能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就是人太多了,要是能控制下客流量就好了,这样大家都能有更好的体验。
总的来说,故宫是个值得去的地方,但得做好准备,不然就是花钱遭罪,选对时间和路线,才能真正感受到皇家宫殿的气派和历史的厚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