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长期以来,千亿药企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都以胰岛素和糖尿病治疗而闻名,最近几年更是凭借GLP-1类减重药物的成功,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制药公司。但礼来并未止步于此,如今这家百年药企正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方向——延缓衰老。
一场由GLP-1减重药物引发的科学革命,让礼来意外打开了长寿医学的大门。从代谢、肌肉、视力,到AI驱动的基因重编程,这家公司正多路径并进,试图让“延长健康寿命”成为医学可以验证、产业可以实现的新目标。
而这一切,又是如何从一支“减肥针”开始的?礼来正在下的,究竟是怎样一盘关于“延寿”的棋?
![]()
从“治疗J病”到“延缓衰老”:
礼来的科技底牌
2025年8月,在哥本哈根举办的第12届ARDD(Aging Research and Drug Discovery)长寿大会——全球长寿药物研究的风向标会议上[1],礼来研发副总裁Andrew Adams提出了一个惊人的问题:“GLP-1会是世界上第一个长寿药吗?”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家传统制药巨头,首次公开将GLP-1类药物定位为“延长健康寿命的治疗药物”,也传达了礼来正式进军衰老领域的信号。
尽管多年来大型药企在糖尿病、A症等衰老相关J病领域持续投入,但“抗衰”“延寿”这类表述却被长期刻意回避。因为它们总与伪科学、保健品营销混杂,让主流药企望而却步。
正因如此,此次礼来作为行业龙头的发声,意味着“延寿”首次进入大型药企的研发与战略视野。这场由GLP-1减重药物引发的转向,或许正是长寿医学真正进入主流的起点。
![]()
图注:礼来公司的Andrew Adams第12届ARDD上发表主题演讲
GLP-1(胰高糖素样肽-1)起初是糖尿病和肥胖治疗药物的靶点,通过模拟人体自身激素来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食欲。礼来基于这一机制开发的—Mounjaro和Zepbound—两款药物,不仅控制血糖,还帮助数百万肥胖者成功减重,并显著改善多项代谢指标[2]。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数十项研究中,服用GLP-1类药物还可以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减少慢性Y症,并显著降低心血管与肝脏J病风险,甚至有早期研究显示,在部分人群中,GLP-1类药物可能与生物学年龄相关指标的年轻化趋势有关[3]。
GLP-1的这些作用几乎触及了衰老的所有核心机制,这意味着GLP-1不再仅是“减重药”,也可能成为“延缓衰老”的候选路径。
事实上,早在数年前,科学界就注意到GLP-1药物可能具备“抗衰”潜力。但真正让礼来开始主动推动这一方向的契机,并非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是来自商业与科研的双重现实驱动。
2025年,礼来的GLP-1减重药物线已成为公司营收的主力军。礼来2025年Q3财报显示,仅Mounjaro和Zepbound两款GLP-1减重药物,在第三季度就创造了101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总营收近六成[4]。
这让礼来站上了市值巅峰,也带来一个战略抉择:是继续在减重赛道加码投入,还是借助GLP-1的底层机制,拓展更具突破性的健康干预方向?
礼来押注了减重,但也没有放弃后者。
一方面,减重药市场仍在高速增长,但竞争格局正迅速成型。诺和诺德等对手不断加快新药节奏,医保系统也开始对高价GLP-1用药提出控费压力,红利窗口正在收窄。
相较之下,抗衰老则是尚未被主流药企布局的“蓝海”,且GLP-1已在多个临床研究中展现出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Y症等干预老化机制的潜力。
因此,礼来顺势而为,进行了战略延伸:从治疗代谢J病,到探索延缓衰老。
![]()
图注:GLP-1药物
![]()
从药物突破到“长寿网络”:
礼来的新抗衰版图
其实在2023年,礼来就以约19.25亿美元收购了Versanis,并获得其核心候选药物bimagrumab——一种能够在减少脂肪的同时保持甚至增加肌肉质量的单克隆抗体[5]。
这笔收购最初是礼来在肥胖治疗管线中的“战略补位”,但随着礼来在2025年向衰老领域的战略延伸,bimagrumab的肌肉保护机制开始被视为应对肌少症、延缓身体功能退化的关键工具——这一点对延长老年人“健康寿命”尤为重要。
2025年,礼来再次出手,收购了基因治疗公司Adverum Biotechnologies,获得其核心产品Ixo-vec——一款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单次基因注射疗法[6]。重要的是,Ixo-vec已经在ARTEMIS 3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wAMD是一种高发于老年人群的退行性眼病,影响全球上亿中老年人视力,而Ixo-vec通过一次注射就能改善wAMD患者的视力情况,减少患者频繁治疗的负担。在礼来的设想中,未来的医学不只是控制J病,而是通过一次性干预让衰老进程整体放缓。
![]()
图注:Ixo-vec旨在治疗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的视力丧失
不过礼来并没有止步于内部管线的完善,而是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外部合作——在竞争激烈的代谢与衰老赛道中,试图通过协同创新寻找新的突破口。
2025年,礼来宣布投资长寿科技公司NewLimit[7]。这家公司专注于表观遗传重编程——通过“重置”细胞的时间指令,让老化细胞恢复年轻态。
NewLimit的研究团队已发现一组独特的转录因子组合,能够显著改善衰老肝细胞的多项功能。目前,公司正处于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计划在2025年底前确定临床前候选药物并启动IND申报,预计2026年初公布关键数据。
与亿万富豪贝索斯投资的重编程公司Altos Labs相比,NewLimit更注重将表观遗传重编程与计算生物学、AI算法和工程化验证结合,以更快实现从机制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过渡,这正符合礼来当前从药物研发走向衰老机制干预的战略节奏。
在8月ARDD长寿药物大会上,礼来科学家还首次正式提出“longevity therapeutics(长寿疗法)”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公司的战略词汇体系。新的关键词包括:Genetic Medicines(基因药物)、Healthy Lifespan(健康寿命)、One-Time Therapies(一次性疗法)。
这些措辞的转变,意味着礼来开始自我定位为一家“长寿公司”——不只是制药巨头,更是延缓衰老科技的引领者。它不再局限于研发单一药物,而是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科学布局,让“延长健康寿命”从理念变成可能。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时光派后台回复 礼来,即可了解更多制药业龙头企业礼来的相关行业资讯~)
小结
过去,医学的目标是治病;而如今,它正悄然转向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延缓衰老,让人类保持更久的健康。
在这场变革中,礼来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药公司。从GLP-1药物改善代谢,再到基因疗法和AI驱动的精准研发,它正通过一系列真实的科学尝试,让“延寿”从理念走向可验证的现实。
这种转变不仅关乎药物创新,更是医学逻辑的改变——从“治疗J病”转向“主动干预衰老”。当然,礼来的探索仍然处在早期阶段。无论是科学证据、伦理边界,还是公平与可及性,都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检验。
也许,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长寿药”还有很长的路,但礼来已经让世界看到:延长健康寿命不再只是梦想,而是可以被科学量化、被资本推动、被现实验证的方向。未来的医学或许不止是“治病”,而是让人活得更久、更健康、更自由。
声明 - 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知识分享与抗衰资讯传递,不构成对任何产品、技术或观点的推荐、背书或功效证明。文内提及效果仅指成分特性,非J病治疗功能。涉及健康、医疗、科技应用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医疗相关请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并遵医嘱,本文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如欲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授权与转载规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