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乌东平原上,炮火声比寒风还刺骨。俄军的坦克履带碾过冻土,一路朝着乌军的防线猛冲,这场打了这么久的冲突,这会儿算是真的摸到收尾的门槛了——红军城被围得水泄不通,陷落只是早晚的事,就连被乌克兰人称作“第三首都”的库皮扬斯克,也已经被俄军攥在了手里。更让泽连斯基政府雪上加霜的是,大洋彼岸的特朗普突然扔过来一句狠话,直接断了乌克兰的援助,这一下,乌军的腰杆彻底硬不起来了。
![]()
11月11号这天,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一出来,就给乌克兰浇了盆冰水。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好几条战线同时开火,俄军的攻势铺得又广又猛,而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就是这场猛攻里最扎眼的两个目标。红军城那边,被包围的乌军早就没了还手之力,俄军的围剿一轮接一轮,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库皮扬斯克更惨,俄军第六集团军咬着牙往死里打,现在整个东部区域都已经插满了俄军的旗帜。
乌克兰武装部队当天也发了战报,说在红军城方向击退了俄军63次进攻,还击落了53架俄军无人机——可这话听着就没底气,俄军一天扔119架无人机过来,只拦住53架,剩下的66架炸在哪里了?没人细说。更实在的是乌克兰电力公司的公告,哈尔科夫州紧急停电,说白了就是基础设施被砸得没法用了,连老百姓的日常用电都保不住,前线的军需保障能好到哪儿去?
可能有人不懂,一个库皮扬斯克,怎么就成了“第三首都”?这话得从它的位置说起。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而库皮扬斯克就在哈尔科夫东边85公里的地方,相当于哈尔科夫的东大门。作为奥斯科尔河以东最大的人口聚居地,这地方一丢,俄军就能顺着河谷往西推,把沃尔昌斯克方向的战线连起来,到时候整个乌东的战线就彻底通了,俄军的兵力和装备调动起来会更方便。
更要命的是物资补给。乌军在奥斯科尔右岸的炮弹、粮食、药品,全靠库皮扬斯克来周转,现在这个枢纽被俄军端了,前线的乌军等于是被掐断了生命线。别说是打仗了,乌克兰政府的统治根基都要跟着晃——连“第三首都”都守不住,老百姓凭什么还相信你能保住全国?
![]()
哈尔科夫这地方,早就成了俄乌双方的拉锯场,你来我往抢了好几轮,上次乌军靠着反攻抢回去之后,俄军没怎么发力,才暂时捏在乌克兰手里。可现在库皮扬斯克丢了,哈尔科夫就成了俄军的下一个目标,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想想看,“第三首都”没了,“第二首都”也快保不住,乌军的士气能不崩吗?士兵们看着自己的防线一点点被突破,家乡一个个被占领,谁还愿意拼命?照这个势头下去,连基辅都得悬。
其实俄罗斯的心思一直都很明确,从最开始谈判就想要乌东四地,不为别的,就想拿这地方当战略缓冲。北约不是一直往东扩吗?有了乌东四地挡在前面,就算北约把武器部署到乌克兰边境,也还有缓冲的空间。而顿巴斯地区包含了乌东四地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这两块地是核心中的核心,俄军根本不可能松手。
之前俄罗斯还留了余地,说只要乌军退出顿巴斯,就愿意冻结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战线,可乌克兰偏不答应,非要硬刚。现在好了,俄军直接用炮弹说话,红军城眼看就要丢,顿涅茨克全拿下来只是时间问题,再加上已经攥在手里的卢甘斯克,整个顿巴斯都成了俄罗斯的实控区,乌克兰手里最后一点谈判筹码,就这么没了。
就在这个最关键的节点,特朗普又来补刀了。他直接宣布,美国不再给乌克兰送援助,改成把武器卖给北约,让北约再转手送给乌克兰。这话听着绕,本质就是美国不想再当冤大头,要开始赚这笔战争财了。
![]()
可北约那些国家现在是什么情况?经济一个个都不景气,有的通胀高得离谱,有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短期凑点武器送过去装装样子还行,长期供应根本不现实。更何况现在乌军都要大溃败了,俄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就算北约送武器过来,要么是送不到前线就被俄军炸了,要么是落到乌军手里没几天就成了战利品,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站在悬崖边上,身后是俄军的炮火,身前是断了的援助,手里连谈判的筹码都没了。要是还硬撑着不回头,等俄军彻底控制了乌东四地,到时候俄罗斯的谈判条件,可就不是退出顿巴斯这么简单了。泽连斯基政府现在该想的,不是怎么跟俄军硬打,而是怎么保住剩下的地盘,别到最后连自己的政权都保不住——毕竟,再硬的骨头,也架不住又没弹药又没后援的绝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