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记者从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获悉,我国首个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心装备——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试验场成功开伞,完成全部预定试验内容并成功实现空中收伞,标志着我国高空风力发电技术在工程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高空风力发电是利用自主系留空中组件捕获300米以上高空风能实现风能-电能转换的新能源技术。此次试验的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系统由空中组件、牵引缆绳和地面组件三部分构成。核心原理是利用在空中展开的做功伞捕获风能带动伞梯升空,从而牵引地面发电系统做功发电。捕风伞也叫做功伞,是高空风力发电系统捕获高空风能的核心设备。
“本次试验我们分别实现了5000平方米全球最大做功伞单伞和两个1200平方米做功伞开收伞试验。通过测量做功伞在自然风况开伞状态下的拉力,进而计算其开伞特性,验证5000平方米做功伞在预定工况下具备开伞做功能力,为高空风能伞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高空风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验工程现场总指挥曹仑表示。大型做功伞是大规模高空风能捕获、保障伞梯功率输出的关键,对可利用风资源边界条件的探索与大面积伞开伞特性的研究至关重要。
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系统因其可实现多个做功伞串联,在大型化、商业化上具有明显优势,逐渐成为高空风力发电研究的主流技术路线,产业化前景广阔。5000平方米超大型做功伞的成功展开,证实了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路线具备实现大容量、大功率的可行性。
高空风能作为尚未规模开发的新能源“无人区”,具有风速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大等优势,蕴藏着巨大潜力。当前我国在高空风能利用领域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全产业链技术与设备自主可控。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浮空器技术、轻量化电机系统技术的发展,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价值逐步凸显,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可再生的能源解决方案。(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俊宇 白至洁)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