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七载追忆,大医风范永存

0
分享至

编者按语: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方剂学巨匠,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元老,他是经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首批遴选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所著《中医治法与方剂》已修订五版,发行逾百万册,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出版,在海外外影响深远。他在临床实践中勇于创新,提出“五脏宜通”论、“膜腠三焦”说、“整体观孕育中医病因”学说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培养了几代中医人才。

  值此陈潮祖教授逝世七周年之际,我们特刊登其学术传人陈述及其孙陈珂吉的追忆文章,以表达对先生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作者 ▌陈述(北京同仁堂中医师)

陈珂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2级博士生)



陈潮祖教授

  陈珂吉:七载春秋,思念如“潮”——深切缅怀祖父陈潮祖教授

  2018年11月21日,一个寻常的周三午后,我正在大学教室里聆听中国近代史课程。手机震动响起——是父母的来电。他们素知我的课表,此时来电,必有要事。接起电话,“爷爷去世了”几个字穿过耳膜,时间在那一刻凝固。我愣在原地,周遭的声音渐渐远去。那时,我在绵阳读书,待回过神来,身体已本能地行动,冲回宿舍收拾行李,订票,赶往火车站。坐在回成都的列车上,窗外的景物飞逝,眼泪止不住地流淌,脑海里只反复回响着那句话:爷爷走了。



陈潮祖教授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乐山沐川给乐山地区的基层中医讲课

  祖父陈潮祖教授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每次探望他,我都格外珍惜相处的时光。凝视着他依旧清亮的眼眸,我总会想起他传奇般的从医与教学生涯。返程途中,我异常平静,往事如胶片电影般在脑海中静静放映。抵达成都后,我们全家启程护送爷爷回宜宾——那个他一生眷恋的故土。

  父亲常把“回宜宾”称作“回老家”。“老家”这个词语,承载了家族记忆,有着盘根错节的亲属关系与割舍不掉的乡土浓情。作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我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且大多与爷爷有关。每年正月初三他的寿辰,只要他愿在老家过,全家必定整整齐齐地返乡团聚。后来祖父年事已高,不便长途跋涉,我们回乡的次数才渐渐少了。而二零一八年这个十一月,我们再次踏上归途,这一次,是送爷爷回家。

  爷爷素来阳虚怕冷,但那些时日的宜宾却晴空万里,暖阳高照。到达宜宾的老屋后,我看见长辈们便开始按部就班地忙碌,我们小辈就静静在一旁等待、陪伴和观察。老屋渐渐人潮涌动,闻讯赶来的亲友、学生、病患络绎不绝,送来的花圈摆满了门前的乡间小路。



陈潮祖教授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祖父深厚的社会影响力——作为中医师、教授、宜宾人,他的名字如此响亮。过去,我只是从家人和登门拜访的学生口中了解他的事迹;此刻,站在宜宾的土地上,我才惊觉自己从未真正走近他的一生,这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乡间小路上往来不息的人群,都是为了他们心中的良医、恩师——陈潮祖教授。我熟悉作为祖父的他,却对他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知之甚少。幸而在那几日里,一段段鲜活的叙述让祖父的形象愈发立体、丰满。他的医者仁心、师者风范,在每个人的追忆中熠熠生辉,也为我的思念找到了永恒的依托。

  爷爷去世那年,我读历史学大三,此前的我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还很迷茫,但从那一刻起,我找到了方向,开始关注中医史学研究。在此后的学术道路上,无论是本科与硕士阶段的历史学训练,还是博士阶段的民俗学深耕,我都将中医药、中医师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聚焦于医疗社会史与医药民俗等领域。我愿以毕生所学,向爷爷致以崇高的学术敬意,也为他所热爱并奉献一生的中医药事业,贡献一份绵薄而坚定的力量。



儿子陈述随父亲陈潮祖教授侍诊学习

  陈述:七周年祭:最好的怀念,是继承他未竟的中医事业

  我的父亲陈潮祖教授,一代中医大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创始人,被誉为方剂学泰斗。1991年,他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带学术继承人的指导老师。每当我提及父亲的名号,心中便有一个声音响起:不可辜负他的养育与栽培,不可停歇在中医道路上的耕耘。我要传承的,不仅是他的医术,更是他那融入血脉的医德与医风;我要继承的,也不仅是他所热爱的中医事业,更是那烛照后学的精神火炬。

  父亲在中医学术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继承,大胆创新,且数十年如一日,教学之余,深入临床,临床之余,精研理论,着力笔耕,在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谨以此文缅怀父亲去世七周年。



陈述医师给学员传授陈潮祖教授学术思想

  父亲对中医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辛勤笔耕:著有《中医治法与方剂》《中医病机治法学》《方理求真》等专著,其中《中医治法与方剂》历经十一次修改,前后历时50年,已成为众多中医学者的必备工具书。

  二、新的学术思想: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响亮提出“五脏宜通”“膜腠三焦学说”。当时王永炎院士指出:这是中医理论新的增长点。后来许多中医专家认为:陈老这一理论是打开中医治疗癌症之门的金钥匙。



由国家级出版社中国医药出版社近期出版的陈潮祖教授系列学术著作

  三、爱才惜才育才:父亲一生爱才惜才育才。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带教实习时注意到学生宋兴,不仅头脑灵活、口才出众,更难得的是为人正直,是不可多得的中医人才。父亲爱才心切,当即向学校大力举荐,希望将其留校任教。然而到毕业时,学校未予重视,仍将宋兴分配回原籍。父亲得知后,再次专程向校领导力陈留人之必要,校方终于被他的诚意所动,急忙派人赶往宋兴老家,将其“追回”成都。这段佳话后来在校园中传开,被誉为“萧何月下追韩信,陈老连夜追宋兴”。宋兴教授后来不负所望,在中医界声名大噪,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父亲的学术继承人。



陈述医师带教学生临床

  贾波教授是父亲招收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彼时,成都中医学院尚未设立博士学位,这位“开山大弟子”的培育,对父亲而言意义非凡。贾波老师留校任教后,首堂课前夕,父亲提出要亲临课堂听课。贾波老师既感荣幸又颇为忐忑,坦言道:“老师,您若坐在台下,我难免紧张,只怕课都讲不下去了。”父亲听罢,只温和一笑道:“那你就一个人去讲吧?”待贾波老师走进教室,父亲却悄悄来到教室窗外,在窗台下躬身静听整整一节课。下课之后,他才现身,对课程内容、语速节奏乃至板书设计都给出了细致点评。贾波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始终在场,只是用这样一种不打扰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她的成长。感动之余,她不禁热泪盈眶。这段充满智慧的师道温情,也成为贾波教授教学生涯中永志不忘的一课,至今仍为众多学生所传诵。

  四、医术精湛,为病人着想:2010年左右,当时有的专家挂号费已收一百元,父亲坚持只收20元。他说:既然来的是病人,就要体谅病人的艰难。有困难的病人常常为其免挂号费,远道而来的病人抓药钱不够,经常为病人添钱,让其多抓点药走。



陈潮祖教授学术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图为陈潮祖教授中医传承读书会学员研讨

  时光荏苒,父亲离开我们已七载。如今我坐诊行医时,仍时常忆起他的音容笑貌,特别是他为学生讲解医理时那生动的手势,历历在目。令我深感慰藉的是,至今仍有一批秉承陈潮祖教授学术思想的学生与中医师,与我们一同传播父亲的医学思想,践行济世救人的初心。在“陈潮祖医学论坛”的公众号上,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的展陈中,父亲的人生故事与珍贵照片依然焕发着生命力,让更多后来者得以走近这位医学大家的医道精神。

  父亲医德高尚,医风卓然,一生秉持“大医精诚”之古训,仁心济世,却始终保持着布衣学者的朴素本色。作为后学,我们当以弘扬陈潮祖教授的学术思想为己任,传承他崇高的医德医风。我们必将勤勉研读,以父亲的教诲为立身行医的准则,急病家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在德行上严于律己,淡泊名利,将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诚然,人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而我们这些后辈所能做的,便是以我们的实践、我们的继承、我们的讲述,让陈潮祖教授的学术思想与医治精神,永远生动,永远在场,永远被铭记。



陈述医师给学生讲述陈潮祖方剂学解析以及临床应用

陈潮祖(1929-2018),号六爱主人,四川省宜宾人。因母亲宿疾久困,常延医诊治,长期耳濡目染,渐至心有所感,情有独钟,遂矢志岐黄,以济世活人。18岁时,从同里名师孙芳庭习医,学成,悬壶桑梓,医誉鹊起。1958年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79年任讲师,1983年任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曾任方剂教研室主任,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选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为方剂学硕士导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随着国足2-0韩国,收获首胜,熊猫杯最新积分榜如下,四队同积3分

随着国足2-0韩国,收获首胜,熊猫杯最新积分榜如下,四队同积3分

篮球国度
2025-11-16 10:40:53
马筱梅曝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马筱梅曝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小徐讲八卦
2025-11-16 10:07:28
这才是咱们普通人该学习的高级感穿搭思路

这才是咱们普通人该学习的高级感穿搭思路

牛弹琴123456
2025-11-14 23:05:03
撒贝宁一家回武汉聚餐,龙凤胎可爱,李白又高又瘦蝴蝶结头绳抢镜

撒贝宁一家回武汉聚餐,龙凤胎可爱,李白又高又瘦蝴蝶结头绳抢镜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4 12:37:52
3000只繁殖到2000万只,挪威帝王蟹泛滥成灾,为啥还卖几百元一斤

3000只繁殖到2000万只,挪威帝王蟹泛滥成灾,为啥还卖几百元一斤

天下十三洲猎奇
2025-10-17 11:30:43
挤爆了!上海迪士尼排队2小时还没进门,“含孩量”飙升,热门项目排队100分钟起

挤爆了!上海迪士尼排队2小时还没进门,“含孩量”飙升,热门项目排队100分钟起

新民晚报
2025-11-15 14:34:28
iPhone 18 Pro Max,外观彻底变了!

iPhone 18 Pro Max,外观彻底变了!

果粉俱乐部
2025-11-15 14:12:44
26胜7负!樊振东回应4-2逆转王楚钦:他现在是国乒的绝对领军人物

26胜7负!樊振东回应4-2逆转王楚钦:他现在是国乒的绝对领军人物

风过乡
2025-11-15 14:36:33
大衣哥官宣女儿订婚,将择吉日完婚,女婿是邻村种地的老实人

大衣哥官宣女儿订婚,将择吉日完婚,女婿是邻村种地的老实人

娱慧
2025-11-14 17:25:14
沈巍从青浦退房暂住粉丝家,女友晓晓照顾他起居,重新焕发活力

沈巍从青浦退房暂住粉丝家,女友晓晓照顾他起居,重新焕发活力

可乐谈情感
2025-11-15 15:48:51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李嘉诚曾和梁洛施私下做交易,不把3个孙子纳入李家,是一种算计

娱乐团长
2025-11-09 14:33:37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Ck的蜜糖
2025-11-13 11:46:35
出大事!薛剑总领事遭美日围攻,中方:驱逐将引发严重后果

出大事!薛剑总领事遭美日围攻,中方:驱逐将引发严重后果

朗威游戏说
2025-11-15 16:05:40
神器降临!新机官宣:11月17日,正式发布登场!

神器降临!新机官宣:11月17日,正式发布登场!

科技堡垒
2025-11-15 12:01:29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影孖看世界
2025-11-15 18:12:56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李诞直播徐志胜私事,难堪话题引多人围观,徐志胜的回击很有水平

娱乐独家内幕
2025-11-14 03:30:59
苏提达陪泰王赴灵光寺,跪拜高僧,踩10厘米细跟皮肤“白到发光”

苏提达陪泰王赴灵光寺,跪拜高僧,踩10厘米细跟皮肤“白到发光”

译言
2025-11-16 09:43:40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瑄自驾
2025-11-13 20:32:34
女性“高潮”的秘密:别再假装了,教你的伴侣如何带你到达巅峰

女性“高潮”的秘密:别再假装了,教你的伴侣如何带你到达巅峰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12 00:05:03
2-0胜韩国,熊猫杯实时积分榜国足U22登顶!

2-0胜韩国,熊猫杯实时积分榜国足U22登顶!

懂球帝
2025-11-15 21:40:22
2025-11-16 11:20:49
四川文化网
四川文化网
四川文化网官方号
735文章数 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科技要闻

苹果最新爆料:库克或最早明年卸任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W45单品销量榜大变,苹果最稳,REDMI K90冲上来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