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武宗会昌年间,有个叫青云的青年,自幼痴迷道家典籍,总想着寻访仙人,求得长生不老之术。他辞别家人,背着行囊,独自一人入了终南山,这一找,便是三年。
三年来,青云踏遍了终南山的峰峦沟壑,渴了喝山泉,饿了采野果,衣服磨破了好几件,鞋子也穿坏了无数双,却连仙人的影子都没见着。这天,他走到一处悬崖边,望着眼前茫茫云海,心里又急又慌:“难道世间真的没有仙人?我这三年的功夫,难道都白费了?” 他越想越失落,忍不住坐在崖边的石头上,放声大哭起来。
![]()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身后传来:“哈哈哈,少年人,年纪轻轻,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青云猛地回头,只见一个身着青布道袍的老者站在不远处,鹤发童颜,双目炯炯有神,手里还拿着一把拂尘,仙气飘飘。青云心里一动,赶紧站起身,拱手问道:“老人家,您是……”
老者笑着说:“你可以叫我吕洞宾。方才听你哭声里满是失意,莫非是在寻什么人?”
青云瞪大了眼睛,他曾在道家典籍里见过这个名字,传说吕洞宾是八仙之一,神通广大,精通修仙之术。他赶紧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弟子青云,拜见吕仙师!弟子一直在终南山寻访仙人,想要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可找了三年都没找到,心里实在着急,还请仙师指点!”
吕洞宾走上前,扶起青云,说道:“长生不老之术,并非人人可得,需历经重重难关,你若有恒心,我便传你法门,但你要记住,这修炼之路,最忌心浮气躁,若不能坚守本心,即便我传了你术法,你也难成正果。”
青云激动得热泪盈眶,又要下跪:“弟子一定谨记仙师教诲,无论多难,都不会放弃!”
![]()
吕洞宾点点头,带着青云来到悬崖下的一处山洞。这山洞不大,却十分干净,洞里摆着一张石桌、两把石椅,石壁上还刻着一些道家符文。吕洞宾坐在石椅上,对青云说:“修炼不老之术,共有三关,这三关一关比一关难,多数人都卡在第三关,终生无法突破。而这三关的根本,在于‘明心见性’,若不能看透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本性,即便过了前两关,也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青云坐在对面,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一个字。
吕洞宾接着说:“第一关,名为‘断欲关’。人活在世上,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财欲、色欲、名欲、食欲…… 这些欲望就像绳索,把人牢牢捆绑在尘世中,让人难以脱身。想要修炼不老之术,首先就要斩断这些欲望,做到心无牵挂,不为外物所惑。”
青云皱了皱眉,问道:“仙师,欲望是人的本性,想要完全斩断,恐怕很难吧?就像人要吃饭,要穿衣,这难道不是欲望吗?”
吕洞宾微微一笑:“我所说的‘断欲’,并非要你完全断绝所有欲望,而是要你分清哪些是必要的需求,哪些是过度的贪念。人要吃饭穿衣,是为了维持生命,这是必要的需求;可若一味追求山珍海味,追求绫罗绸缎,甚至为了钱财名利,不择手段,这便是过度的贪念,是需要斩断的。”
![]()
他给青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书生,一心想要求仙问道。有位仙人见他有慧根,便想传他修炼之法,可仙人发现,这书生虽然嘴上说要修仙,心里却总惦记着家里的财产,担心自己走后,财产会被亲戚霸占。仙人便对他说:‘你若想修仙,就得先把家里的财产都捐出去,断了这份牵挂。’ 书生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舍不得财产,放弃了修仙的机会。后来,他因为贪念,卷入了一场财产纠纷,不仅丢了性命,还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吕洞宾看着青云,严肃地说:“这便是被欲望所困的下场。若想过‘断欲关’,你就要学会放下贪念,不为钱财名利所动,不为美色诱惑所迷,做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你能做到吗?”
青云坚定地说:“弟子能!弟子愿意放下所有贪念,一心向道!”
接下来的几个月,吕洞宾便带着青云在山洞里修炼。他让青云每天只吃一顿粗茶淡饭,穿最朴素的衣服,还时常让青云去山外的村庄帮忙,看着村民们过着简单的生活,让他体会 “无欲” 的境界。刚开始,青云还会忍不住想起家里的锦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