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揭秘:情路坎坷者牢记三句话,不出半月情劫化解,真爱靠近!

分享至

江南的梅雨季,总是裹着化不开的湿气。青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倒映着沿街挂着的红灯笼,像撒了一地碎胭脂。乌镇东栅的 “晚绣阁” 里,苏晚正低头绣着一方鸳鸯帕,银针在丝线间穿梭,可她的心思却飘得老远,绣针几次戳到指尖,渗出的血珠落在淡粉色的绸缎上,像朵不起眼的小桃花。

苏晚今年二十五岁,是镇上有名的绣娘。她的手巧,绣出的花鸟鱼虫仿佛能从绸缎上跳下来,镇上的姑娘出嫁,都以能请到她绣一方嫁妆为荣。可就是这样一位模样清秀、手艺出众的姑娘,情路却格外坎坷。



三年前,苏晚曾与邻镇的书生林风相恋。林风温文尔雅,每次来镇上,都会给苏晚带些外地的诗集,两人常在绣阁窗边的梨花树下读书论诗,约定等林风考取功名,便来娶她。可去年春天,林风赴京赶考后,就再也没了音讯。苏晚等了半年,才从一位同乡口中得知,林风在京城被一位官员看中,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早就把乌镇的约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那之后,苏晚消沉了许久,直到去年冬天,镇上的铁匠赵虎走进了她的生活。赵虎为人憨厚,说话直来直去,知道苏晚的遭遇后,总是变着法子逗她开心。他会在天还没亮时,就把打好的暖炉送到绣阁,怕苏晚冻着手;也会在苏晚绣活累了时,默默搬来一张小凳,坐在门口给她讲镇上的趣事。苏晚渐渐被这份笨拙的温柔打动,想着或许平淡的日子才最安稳,便试着与赵虎相处。

可就在上个月,赵虎突然对苏晚冷淡起来。苏晚问他缘由,他支支吾吾半天,才说自己的母亲觉得苏晚 “克夫”,连走两位心上人(其实林风是负心,并非 “克”),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赵虎是个孝子,架不住母亲以死相逼,最终还是跟苏晚说了分手。



接连两次情伤,让苏晚心灰意冷。镇上开始有闲言碎语,说她命硬,留不住男人,甚至有人劝她干脆一辈子不嫁人,守着绣阁过活。苏晚听着这些话,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连绣活都没了心思。

这天清晨,雨终于停了。苏晚看着窗外初晴的天空,决定去镇西的月老庙走走。那月老庙不大,却很灵验,镇上不少情侣都是在那里求了红线后,顺顺利利成了家。苏晚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想问问月老,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总是遇不到良人。

月老庙的守庙人是位姓周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老周。老周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却总是笑眯眯的,透着一股和善。他见苏晚愁眉苦脸地走进来,便笑着迎上去:“姑娘,看着心事重重的,是来求姻缘的吧?”

苏晚点了点头,眼圈有些发红:“周老伯,我…… 我求了两次姻缘,都没能成,他们都说我命硬,留不住人,您说,我是不是真的这辈子都遇不到真爱了?”



老周拉着苏晚在庙门口的石凳上坐下,给她倒了杯温热的茶水:“姑娘,先喝口茶暖暖身子。我在这月老庙守了三十年,见过太多情路坎坷的人,可从来没听过‘命硬’的说法。感情的事,就像织锦,线选错了,针法不对,自然织不出好看的花样。不是你命不好,是你还没摸透感情里的门道。”

苏晚疑惑地看着老周:“门道?难道感情里还有什么诀窍吗?”
老周笑着点头:“当然有。传说月老当年在这庙里住过一阵子,说若是遇到情路坎坷的人,把这三句话传给他们,不出半月,情劫准能化解,真爱也会主动靠近。我看你是个好姑娘,今天就把这‘月老妙诀’告诉你。”



苏晚连忙坐直身子,眼神里满是期待:“老伯,您快说,我一定记牢!”
老周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第一句话:‘放下执念,方见月明’。”

他看着苏晚,继续解释:“姑娘,我猜你心里还没放下之前的人吧?不管是那个负心的书生,还是那个懦弱的铁匠,你是不是总在想,若是当初自己做得再好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