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人必经这三个境界,从肉眼到佛眼,你现在处于哪一层?

分享至

终南山的云雾,总像掺了墨的纱,将连绵的山峦裹得若隐若现。山脚下的村落里,住着个叫慧明的年轻人,他打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 别家娃追着蝴蝶跑时,他总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盯着天上的云发呆,问娘:“娘,云后面是什么?风为什么看不见?” 娘总笑着拍他的头:“傻孩子,云后面是天,风就是风,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慧明二十岁那年,村里遭了蝗灾,地里的庄稼被啃得只剩光秃秃的秸秆,村民们哭天抢地,只能靠挖野菜、剥树皮度日。慧明看着饿肚子的爹娘,看着村里日渐消瘦的老人孩子,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听说终南山深处有位得道的老僧人,能知天命、解危难,便揣了两个野菜团子,背着包袱上了山。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慧明走了三天三夜,才在一处悬崖边的山洞前,见到了老僧人。老僧人须发皆白,正坐在洞口的青石上煮茶。慧明 “扑通” 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师父,求您救救我们村吧!蝗灾把庄稼都毁了,再这样下去,村里人都要饿死了!”

老僧人抬了抬眼,目光落在慧明身上,缓缓说道:“你先起来,喝杯茶。要救村里人,得先看清灾祸的根由,可你现在,连自己眼前的东西都没看清。”慧明愣了愣,站起身接过茶碗,不解地问:“我眼前的东西?我看得见山洞,看得见您,看得见这山上的树,怎么会没看清?”

老僧人笑了笑,指着洞口的一棵松树:“你看这棵松,看到了什么?”慧明顺着老僧人指的方向看去:“我看到它的树干很粗,树枝上长着松针,还有几个松果挂在上面。”

“只看到这些?” 老僧人又问。慧明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还有…… 树皮上有几道裂痕,好像被虫子蛀过,有的松针已经黄了。”

老僧人点了点头:“这便是‘肉眼’的境界 —— 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看到它的形状、颜色、好坏,却看不到表象背后的东西。就像你看到村里的蝗灾,只知道庄稼被啃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蝗灾,不知道这灾祸背后,藏着怎样的因果。”慧明皱起眉头:“那肉眼之外,还有别的‘眼’吗?”



老僧人放下茶碗,起身走进山洞,慧明赶紧跟了进去。山洞里很简陋,只有一张石床、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几卷经书。老僧人从经书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纸,递给慧明:“这是终南山的地形图,你按图去找一处山泉,再去山后的竹林里采些竹虫,将竹虫磨成粉,撒在山泉里,然后把山泉的水引到村里的田里,蝗灾自会平息。”

慧明接过地形图,又问:“为什么竹虫磨成粉撒在山泉里,就能治蝗灾?”老僧人说:“你先去做,做完之后,再来找我,那时你自然会明白‘天眼’的境界。”

慧明不敢多问,揣好地形图就下了山。他按图找了三天,终于找到了那处山泉,又去山后的竹林里采竹虫。竹虫藏在竹子里,很难发现,慧明的手被竹子划破了好几道口子,才采到足够的竹虫。他把竹虫磨成粉,撒在山泉里,又和村民们一起,挖了一条水渠,将山泉的水引到田里。

神奇的是,没过几天,田里的蝗虫就开始成片地死去,剩下的蝗虫也都飞走了。村民们又惊又喜,都说是慧明请来了神仙帮忙。慧明却没忘了老僧人的话,安顿好爹娘后,又背上包袱上了山。见到老僧人,慧明连忙问:“师父,您快告诉我,为什么竹虫能治蝗灾?这就是您说的‘天眼’境界吗?”



老僧人让慧明坐下,给他倒了杯茶,缓缓说道:“那山泉的水,性凉,能抑制蝗虫的繁殖;而竹虫以竹子为食,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汁液,这种汁液对蝗虫有剧毒,却对庄稼和人畜无害。你之前只看到竹虫是害虫,却没看到它在特定情况下,能成为治蝗的良药 —— 这便是‘天眼’的境界,能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表象背后的因果。”

慧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之前只看到竹虫啃竹子,就觉得它是坏的,却没想到它还有这样的用处。那‘天眼’之外,还有更高的境界吗?”

老僧人点了点头:“还有‘佛眼’的境界。不过,这‘佛眼’不是靠别人教的,得靠你自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