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活动时间,“影子老师”与孩子做游戏。
![]()
“影子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进行互动。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韩嫣然
2025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其中,多个法律条款对特殊儿童入园作了详细规定,包括“保障适龄的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因特异体质、特定疾病等有特殊需求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告知幼儿园,幼儿园应当予以特殊照顾”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踏入校园,这群孩子身边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身影——“影子老师”。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近年来在课堂上率先引入“影子老师”等学前教育创新模式。“影子老师”是专门辅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适应学习生活的专业老师,他们的工作主要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进行,目的是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提升他们的学习、社交和自理能力。因为要跟随孩子,如影随形,故而得名。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近“影子老师”,聚焦其具体工作场景、职业理念内核,与从业者探讨如何让这一新兴职业更专业、更可持续,助力特殊儿童真正融入校园生活。
搭建起特殊孩子融入集体的桥梁
清晨9点,“影子老师”于老师就已换好工装,佩戴计时器,手持行为干预卡片踏入深圳某幼儿园。
作为“影子老师”,于老师的工作从晨谈会开始——协助其辅导的孤独症儿童遵守“课堂安坐”“举手发言”等规则,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其与同伴合作拼图;午餐时示范使用餐具,运动后协助整理衣服;课堂间隙,她还会用专业教学法辅助特殊孩子完成从“一对一康复技能”到“集体环境参与泛化”的过渡。
“每个孩子都有独属的个性化目标。”于老师展示着每日工作清单,上面详细记录着她所辅导的孩子当日活动完成情况、家庭建议及修正方案。机构、家长、学校三方共建微信群实时沟通,每节课形成书面反馈,每学期开展三方会谈评估进展。
这种“伴随不包办”的模式,正是“影子老师”的核心要义——既非康复师的单一训练,亦非保姆的全程代劳。
“‘影子老师’的角色区别于保姆、康复师。”尹昉说道。尹昉是深圳一同芯机构的负责人,该机构以入园督导支持和培训为主,同时承接康复训练和“影子老师”相关的工作。“保姆的角色更多是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保证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康复师更擅长在脱离集体环境、进入单独空间后,对孩子开展一对一的康复训练及评估工作。‘影子老师’则扮演了‘桥梁’作用,帮助孩子将学到的技能泛化到集体中,让孩子适应并融入集体。”
学会“退出”是“影子老师”的第一堂课
“‘影子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学会‘退出’。”尹昉表示,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特殊儿童的独立性。真正专业的“影子老师”会从孩子入园首日起便评估其能力边界——哪些行为可独立完成,哪些需要辅助引导,并据此制订阶梯式“退出”计划。
当孩子能稳定跟随幼儿园一日流程,无攻击行为,可自主完成如厕、文具整理等生活技能,并能与同伴自然互动时,“影子老师”将逐步减少介入频率——从每日全程陪伴逐步转为每周一次到数周一次,最终实现与普通教师的无缝交接。
尹昉认为,真正的“退出”不是“失业预警”,而是通过系统性评估与渐进式撤离,让孩子从“被照顾者”转变为“自主参与者”。
豆豆(化名)是“影子老师”于老师负责干预的特殊儿童。“孩子一入学,校方就发现这个孩子有点儿不一样——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校方当即联系我们进行干预。”经过评估,于老师团队采取了“上午‘影子老师’陪读、下午个训强化”的干预模式。
历经两个半学期的系统陪伴,尽管目前豆豆还不能完全跟随老师指令,但已能通过参照模仿完成排队等集体活动,无主动攻击行为,且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可独立完成幼儿园的一日流程。就这样,豆豆已顺利完成阶梯式退出计划,“影子老师”便可顺利撤离。
希望尽快建立行业统一标准
今年中秋节,尹昉收到特殊儿童小明(化名)的家长寄来的两盒月饼。家长在感谢卡片中写道:“小明入园仅三周,但是进步非常大,从不打招呼到主动抱抱,从一口不吃到愿意尝试,从不交往到愿意跟同学一起表演,我们做父母的特别高兴和感动,小明的进步得益于老师们的耐心和观察。”此前,小明父母曾因找不到专业的“影子老师”陷入困境,小明的父亲甚至辞职陪读3年。尽管如此,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后仍出现攻击性行为,小明父母才找到专业团队求助。
类似困境并非个例。如今,“影子老师”质量良莠不齐,薪资跨度从6000元到2.5万元不等,家长寻师如同“开盲盒”。
尹昉坦言:“比起有多年从业经验但思维错误且已经形成行为惯性无法修正的老师,我们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康复或教育学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及老师。以小明的‘影子老师’安娜为例,她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与督导下的实操培训,在面对小明出现攻击行为问题时,展现出的专业应对能力与超出预期的成长速度,令我们倍感惊喜。”
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子老师”自身也面临着职业困境:长期从事碎细化工作易引发职业倦怠,职业认证难,难以突破圈层……
“希望‘影子老师’行业能尽快建立监管平台与统一培训标准,让家长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找到高质量的老师。同时,也要给‘影子老师’打造系统化职业发展通道。”尹昉呼吁,希望通过多方推动,能让“影子老师”这一职业真正成为特殊儿童融入社会的“隐形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