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议室里安静得可怕,坐在C位的陈总突然放下简历,目光扫过桌面那四瓶矿泉水。
"王浩,我给你出个题,桌上4瓶水,我们5位面试官。你现在就把这4瓶水分给我们5个人。"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了:"不能浪费,不能倒出来,也不许出去买。"
25岁的王浩愣住了。4瓶水,5个人?这怎么分?
其他四位面试官,技术总监、销售经理、行政主管、人事经理,全都放下笔,抬起头来看好戏。
王浩的额头开始冒汗,这份年薪30万的核心运营岗位,他准备了整整三个月。
没想到最后一关,竟是这样一道无解的题。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接下来的60秒,将决定一切。
可谁也没想到,王浩接下来的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
01
三年前,王浩从名校毕业,拿着一张金光闪闪的文凭,踌躇满志地踏入职场。
那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互联网公司,他的职位是运营助理,月薪八千,在实习生里已经算高的了。
第一天上班,他穿着淘宝买的一千块的西装,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提前半小时到公司,恨不得把"我很积极"四个字刻在脑门上。
部门主管姓王,四十出头,他叫王哥。王哥看起来人不错,第一天就带着王浩认识了部门所有人,还请他吃了顿工作餐。
"小王啊,好好干,前途无量。"王哥拍着他的肩膀说。
王浩当时信了。他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
入职第三天,王哥给了他第一个任务。
"小王,这里有份文件的复印件,一式五份。"王哥把一沓文件放在他桌上。
"你给技术部的张总、销售部的刘经理、财务部的李主管、行政部的老赵,还有我,每人送一份。记住了,按职位高低顺序送,别搞错了。"
"好的,王哥!"王浩接过文件,转身就走。
这有什么难的?王浩在心里盘算着:张总是技术总监,级别最高;刘经理和李主管都是经理级别,算平级;老赵是行政主管,级别相对低一些;王哥是部门主管,应该排在最后。
王浩先去了技术部。
技术部在公司的角落里,光线暗,空气里飘着速溶咖啡的味道和键盘的敲击声。
"张总,这是部门会议的文件。"王浩把文件恭敬地递过去。
张总接过文件,连头都没抬,只"嗯"了一声。
王浩心想,这就是大领导的架子吗?
接下来,他去了销售部、财务部,最后才去了行政部。
当他把文件递给行政主管老赵的时候,老赵抬起头,脸色不太好看。
老赵今年五十八了,头发全白了,眼袋很重,看起来随时可能退休。
他接过文件,翻开看了一眼,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小王,这份文件,你最后才送到我这儿?"
"啊?"王浩愣住了,"是啊,王哥说按职位高低顺序送......"
"你知道这份文件是关于什么的吗?"老赵打断他。
王浩摇摇头。他只是个送文件的,哪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
"下月办公用品采购方案。"老赵把文件重重地拍在桌上。
"谁负责采购?行政部!也就是我!现在距离采购截止就剩明天一天,你让我最后才看到,我怎么准备?"
王浩脸刷地红了。
"你回去告诉王哥,下次送文件,动动脑子,别机械地按职位送。要看文件的内容,看谁最需要这份文件!"
老赵说完,转身就走了,留下王浩一个人站在那里,脸烧得像火烧一样。
回到座位上,王浩还在懊恼。
没过十分钟,王哥走过来,脸色不太好看。
"小王,来我办公室。"
王浩忐忑地跟着王哥进了办公室。
"老赵刚才给我打电话了。"王哥坐在椅子上,看着王浩,"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
"我......我应该先给行政部送文件。"
"对。"王哥点点头,"但你知道为什么吗?"
王浩摇头。
"小王,我跟你说句实话。"王哥靠在椅背上,"职场不是学校,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标准答案。我让你按职位高低送文件,是在考验你,看你会不会动脑子。"
"可是您明明说......"
"我说的是一回事,你应该做的是另一回事。"王哥打断他。
"职场里,效率比辈分更重要!你要学会看事情的本质,看谁真正需要这份文件,而不是机械地按规矩办事。"
"这次的文件,核心内容是采购方案,行政部是执行部门,老赵必须第一时间拿到,才有时间准备。
而张总虽然职位高,但这份文件跟他关系不大,晚一点拿到也无所谓。"
王浩愣住了。他从来没这么想过问题。
"记住了,"王哥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判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别被条条框框困住了。"
02
那天晚上,王浩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职场里,效率比辈分更重要!"
又过了两个月,王浩慢慢适应了公司的节奏。
他是个好脾气的人,谁找他帮忙,他都不会拒绝。
同事小张让他帮忙改PPT,他熬夜改到凌晨两点。
同事小李让他帮忙整理数据,他周末加班帮她弄好。
同事小陈让他帮忙跑腿买咖啡,他二话不说就去了。
王浩觉得,只要对所有人都好,所有人就会喜欢他。
直到有一天,事情出了岔子。
那天下午,小张找到王浩:"小王,能帮我个忙吗?明天要给客户做提案,我PPT还没做完,你能帮我做几页吗?"
"没问题!"王浩爽快地答应了。
他又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帮小张做好了整套PPT。第二天,小张的提案很成功,领导当场就表扬了他。
但下班的时候,小李把王浩叫到了茶水间。
"王浩,你上周答应帮我整理的那份数据,到底整理了没有?"小李的脸色不太好看。
王浩愣住了。上周小李确实找过他,但那天他自己有很多工作要做,就说没时间。
"小李,不好意思,上周我真的太忙了......"
"太忙?"小李冷笑一声,"你有时间帮小张做PPT,就没时间帮我整理数据?说到底,你就是觉得小张跟领导关系好,所以才帮他的吧?"
"不是的,我......"
"得了吧。"小李打断他,"王浩,我在这个部门干了三年,居然还不如一个新人有面子。你很会做人啊。"
说完,小李转身就走了。
王浩站在茶水间,一脸懵。
那天晚上,王浩找到王哥,把这件事说了。
王哥听完,笑了。
"小王,你以为对所有人都好,所有人就会感激你,是吧?"
"难道不是吗?"
"错了。"王哥摇摇头,"职场上,一碗水是端不平的。你帮了张三,李四就会觉得你偏心。你对甲好,乙就会觉得你看不起他。"
"人情是有价值的。"王哥说。
"你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所以你必须做选择,选择把人情用在对的人身上。"
"什么是对的人?"王浩问。
"能帮你成长的人,能影响你职业发展的人,以及真正值得帮助的人。"王哥说。
"记住,一碗水端不平是常态,重要的是你分给谁,以及为什么分给他。"
王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他不再试图讨好所有人。
他开始有选择地帮助别人,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真正值得的地方。
又过了半年,部门要搞团建,地点是市区的一家中档餐厅。
王哥给了王浩一个任务:负责点菜,预算是一千五百块。
![]()
王浩拿着菜单,认认真真地算起来。
他点了十道菜,有荤有素,有汤有主食,算得很精细,总价一千四百八十块,正好在预算内。
正准备把菜单递给服务员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糖醋鲈鱼,一百二十八块。
他想起了一件事。
上个月部门开会的时候,王哥接了个私人电话,说话的语气很温柔。
"妈,我知道了,等忙完这阵子我就回家......你做的糖醋鱼我最想吃了......"
挂了电话之后,王哥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好久没吃过家里那个味道了。"
王浩看着菜单上的糖醋鲈鱼,又看了看已经点好的菜。
如果加上这道菜,总价就会超预算八十多块。
但这道菜,说不定正是王哥想吃的。
他犹豫了几秒,最后做了个决定——把菜单要回来,删掉了一道素菜,加上了糖醋鲈鱼。
总价超了五十块,他准备自己掏钱补上。
03
聚餐开始后,菜一道道端上来。
当糖醋鲈鱼端上桌的时候,王哥眼睛一亮。
"哎?还有糖醋鱼?"王哥看向王浩,"这是你点的?"
"嗯。"王浩点点头,"我记得上次开会,您说想吃这个,就点了一份。"
王哥愣了两秒,然后笑了,笑得很开心。
"小王,有心了!"王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小子,会办事!"
那天晚上,王哥喝了不少酒,心情特别好。
散场的时候,他单独把王浩叫到一边:"小王,下个月公司有个大项目,我准备让你做项目助理。好好干,别让我失望。"
王浩那一刻明白了一个道理:领导让你做选择题,很多时候答案根本不在选项里,在领导的心思里!
那晚,他躺在床上,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了这句话。
三年的时间,王浩从一个懵懂的职场新人,成长为一个懂得察言观色、懂得人情世故的职场老手。
![]()
他换了两份工作,每一份都比上一份薪水高,职位也越来越好。
今年,他二十五岁,决定跳槽到一家大公司,冲刺一下人生的新高度。
目标是星辉科技,行业龙头,核心运营岗,年薪五十万起步。
这个职位,是他梦寐以求的跳板。
如果能拿下这个职位,未来三年内,他的年薪可能突破一百万。
他投了简历,没想到一周后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时间定在周五上午九点,地点是公司总部二十六楼的会议室。
那天早上,王浩六点就起床了。
他穿上最好的那套西装,深蓝色的,是他花了三千块买的。皮鞋擦得锃亮,头发也特意去理发店重新修剪过。
七点半,他就到了公司楼下,在星巴克坐了一个小时,把准备了两周的面试话术又在脑子里过了三遍。
八点五十分,他准时出现在公司前台。
"您好,我是来面试核心运营岗的王浩。"
前台小姐笑容职业:"王先生,请在这里稍等,面试官马上就到。"
王浩坐在等候区的沙发上,手心微微出汗。
九点整,会议室的门打开了。
人事经理小林走出来,三十岁出头,穿着职业套装,笑容得体:"王浩是吧?请跟我来。"
王浩跟着她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很大,中间是一张长桌。
桌子的一侧坐着五个人,气场强大,一看就是公司的核心领导层。
最中间C位的,是总经理陈锐,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得像刀子。
他穿着手工西装,左手腕上戴着百达翡丽,光是坐在那里,就让人觉得压迫感十足。
陈锐的左边,是技术总监老李,四十五岁左右,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稀疏,看起来像是常年熬夜的程序员。
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敲键盘,连头都没抬。
陈锐的右边,是销售总监刘梅,三十八岁,干练的短发,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一身红色的套装。
她正低头看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技术总监旁边,坐着行政主管老张,五十五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双手抱胸,靠在椅背上,面无表情地盯着王浩,眼神里带着审视。
最边上的,是刚才带他进来的人事经理小林。
她拿起笔,准备在评分表上记录什么。
桌上随意摆着四瓶农夫山泉,瓶身上还挂着水珠,显然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请坐。"陈锐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威严。
王浩坐下,挺直了腰板,双手自然地放在桌上。
"自我介绍一下。"陈锐开门见山。
04
王浩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准备了无数次的自我介绍。
"各位领导好,我叫王浩,今年二十五岁,毕业于某某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历。过去三年,我在三家公司工作过,分别负责运营、市场推广和项目管理......"
他说得流畅,该强调的地方强调,该谦虚的地方谦虚,语速适中,音量适中。
但他心里清楚,这些内容简历上都有,面试官们肯定早就看过了。
他需要的不是重复简历,而是展现出不一样的东西。
十分钟后,自我介绍结束。
技术总监老李终于抬起了头,他推了推眼镜。
"你简历上写,曾经负责过一个产品的用户增长项目,三个月内把日活从五万做到了五十万。具体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浩早有准备。他从包里掏出平板电脑,调出当时做的数据分析图表,开始详细讲解整个增长策略。
从用户画像分析,到渠道投放优化,再到留存率提升,每一个环节都说得很细。
老李听完,点了点头,但没说什么。
他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然后又低头继续敲键盘。
销售总监刘梅这时候抬起头,她的眼神很犀利:"你觉得运营和销售的区别是什么?"
"运营关注的是产品和用户,销售关注的是业绩和客户。"王浩回答得很快。
"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商业价值。好的运营能为销售提供更多的转化机会,好的销售能为运营提供更多的市场反馈。"
刘梅似乎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她在评分表上打了个勾。
接下来,几位面试官轮流提问。
![]()
"如果让你负责一个全新产品的冷启动,你会怎么做?"
"你如何看待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文化?"
"说说你过去工作中最失败的一次经历。"
"如果你的方案被领导否决了,你会怎么办?"
王浩一一作答,每个问题都回答得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失误,但也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
他能感觉到,面试官们的兴趣在逐渐降低。
陈锐看了三次手表。刘梅又开始频繁地看手机。
老张打了个哈欠。
就连一开始认真记笔记的小林,现在也只是象征性地点点头。
王浩心里开始着急。他知道,自己的表现太平庸了。
这样下去,就算不被刷掉,也只是个备选,不可能拿到第一顺位的录用。
他需要一个爆发点,需要一个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瞬间。
但这个机会在哪里?
四十五分钟过去了,面试似乎已经接近尾声。
陈锐合上了王浩的简历,正准备说出那句"回去等通知"的时候——
突然,陈锐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那四瓶水上。
他盯着那四瓶水看了几秒,嘴角慢慢勾起了一抹笑容。
那笑容里带着玩味,带着审视,还带着一丝看好戏的兴奋。
"王浩。"陈锐突然开口,声音比之前低沉了几分。
王浩立刻坐直了身体:"陈总,您说。"
"你刚才说,你擅长解决问题,擅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到最优解,对吧?"
"是的。"
"那好。"陈锐站起身,走到会议桌中央,一根手指点在那四瓶农夫山泉上,"看到了吗?四瓶水。"
他的手指又一个个点过在座的五位面试官:"我们五个人。"
"我现在给你出最后一道题。"陈锐的声音突然拔高。
"桌上有四瓶水,我们有五个人。你必须现在,立刻,马上,把这四瓶水,完美地分给我们五位领导!"
"注意,"陈锐一字一顿地说,"不许出去买新的!不许切开!不许浪费!"
"给你三分钟。"陈锐看了一眼手表,"计时开始!"
05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技术总监老李放下了手中的笔,推了推眼镜,嘴角勾起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
销售总监刘梅翘起二郎腿,手指继续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但眼角的余光一直在观察王浩。
行政主管老张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看你怎么收场"。
人事经理小林拿起笔,在评分表上的"应变能力"一栏旁边画了个圈,准备记录王浩即将到来的溃败。
四瓶水,五个人。
不能浪费,不能切开,不许出去买。
这道题,根本就是个死局!
王浩盯着那四瓶水,大脑飞速运转。
他的手心开始冒汗,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小片。
怎么办?
平分?每人喝五分之四瓶?不行,陈总说了不能浪费,而且这样分法太机械,没有任何亮点。
让领导们协商谁不喝?更不行!这是在把问题推给别人,是最差的答案。
申请出去买一瓶新的?刚才陈总已经明确说了不许出去买!
王浩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盯着他,等着他出丑。
一分钟过去了。
王浩还在思考。
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那份文件分发的教训,职场里,效率比辈分更重要!
不能机械地按规矩办事,要看事情的本质。
他又想起了帮同事得罪人的经历。
一碗水端不平是常态,重要的是你分给谁,以及为什么分给他。
他还想起了那次部门聚餐,领导让你做选择题,很多时候答案根本不在选项里,在领导的心思里!
这道题,真的是让他分水吗?
不!
这道题的本质,不是数学问题,而是人情问题!
两分钟过去了。
![]()
王浩突然站了起来。
"陈总,我想好了。"王浩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里闪烁着光芒。
"说。"陈锐双手抱胸,等着看他的答案。
王浩走到会议桌旁,伸手拿起了第一瓶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王浩没有犹豫,他把瓶盖慢慢拧开,然后双手捧着这瓶水,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坐在C位的陈锐。
"陈总,这瓶水请您喝。"
陈锐接过水,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但没有说话。
王浩拿起第二瓶水,拧开瓶盖,走到了行政主管老张面前。
"张主管,您是在座年纪最大的前辈,这瓶水请您喝。"
老张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松动了几分,他接过水,点了点头。
王浩拿起第三瓶水,走到了人事经理小林面前。
"林经理,您辛苦了,这瓶水请您喝。"
小林是在场唯一的女性,她接过水,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王浩拿起第四瓶水,这次他走到了技术总监老李面前。
从刚才面试开始,老李就一直在咳嗽,嗓子明显不太舒服。
"李总,您咳嗽了很久,这瓶水润润嗓子。"
老李接过水,推了推眼镜,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
四瓶水,已经全部分完了。
桌上空空如也。
但还有一个人,销售总监刘梅,手里没有水。
刘梅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小伙子,那我呢?"
会议室里的空气再次凝固了。
就在所有人以为王浩会慌乱,会道歉,会承认自己的方案有问题时——
王浩笑了,他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弯腰拿起了自己的背包。
然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