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黄金太贵,消费疲软,商家营收惨淡,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是万万没想到商家竟然还给消费者制造“消费陷阱”。
![]()
宝宝试戴金镯被索赔千元
11月11号,一位成都宝妈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家宝宝试戴金镯子不到10秒却被商家索赔1000元。
![]()
事情发生在四川成都市西浦爱琴海购物中心,宝妈一家人带着宝宝逛商场,路过某黄金品牌专柜的时候,看到一款宝宝手镯,样式做工很喜庆,于是让店员拿出来看一看。
宝妈以为既然店员拿出来了那就可以试戴,而且大部分黄金店都可以试戴的,所以她就说要给宝宝试戴一下。
他们在店员的同意和注视下给宝宝试戴,可是发现镯子尺寸太大了,于是不到10秒就取下来还给店员。
![]()
可是店员却说这款镯子被他们弄坏了,要赔偿。
好几个店员一起围过来,纷纷说镯子被顾客自己弄变形了,要赔偿1000元,不然就把镯子买下,不然不许离开。
![]()
![]()
这位宝妈感到十分错愕,她强调手镯尺寸偏大,并未贴合孩子皮肤,怎么可能发生变形?
仗着人多势众,吃相未免太难看,这要是换做性子软一点的,指不定就委屈把镯子买了。
宝妈第一次遇到这种奇葩店员,很快意识到这是在敲诈,于是当即报警了。
帽子叔叔到场后的态度也很有意思,连帽子叔叔都认为商品陈列即默认可试戴,何况谁买金饰不试戴一下?
![]()
“难道手镯放在那里不就是试的吗?不让客人试,你为什么不提醒客人?”
店员也有点心虚,解释说顾客在未征得同意下自行掰开手镯试戴,手镯是推拉款,不专业操作就会弄变形。
宝妈要求调取门店的监控,可是店员各种理由不同意。
![]()
最终在帽子叔叔的调解下,顾客赔偿100元的维修费。
宝妈转手就把视频发到网上,让网友避雷这家金店。
网友愤怒
网友也是愤愤不平,试戴一下就要高价赔偿,否则不让走,这不是“强买强卖”吗?
而且店员拒绝提供关键监控,这不是心虚是什么?
黄金本身具有延展性,就算大人掰开扣子给宝宝试戴,难道还故意非常用力扯镯子吗?
即便金子饰品真的被顾客弄一下轻微变形,修复成本并不高,店家直接索要1000元,确实太过分了。
![]()
而且金子都是放在柜台里面的,按理说在店员的操作下才能拿出来,既然拿出来了,大部分人就自然认为可以试戴。
![]()
商家发声更惹众怒
11月13号,面对网络凶猛的舆论,金店品牌商家发声,说店员都是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不可能胡乱操作,且“试戴需要店员帮忙佩戴”。
店长说对方发布的视频与事实不符,涉嫌诽谤,他们要再次去报警。
“手镯是儿童推拉款,不能试戴,顾客并没有得到我们的同意,自行拿起扯开,直接把它扯变形了。”
![]()
![]()
店长强调如果小孩买的情况下,她们会专业的方式给小孩儿带到手上去,最后只让顾客赔了100块钱的基本的修复费,没有敲诈。
有记者问这个店长:“店里有没有在明显的地方放一个牌子,提示顾客未经同意不能自己试戴?”
这个店长却理直气壮回答:“不管有没有明显的牌子,这个是黄金店的规矩,自古以来都知道,贵重物品不能擅自拿来佩戴。”
![]()
这些回应反而让网友更气了。
什么叫“自古以来的规矩”?
如果不能试戴就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而消费者就算把镯子弄微变形了,索赔1000元真的很过分。
这会让消费者以后在试戴任何商品时都心存顾虑,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索赔”,严重打击消费信心。
![]()
而且宝妈说是经过店员同意,并在店员注视下佩戴的,如果商家认为是消费者私自试戴,就应该拿出监控,这样双方都没话说。
黄金有价,信誉无价。
一件金饰的利润是有限的,但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的信任和好感,才是真正的“金字招牌”,需要长时间用心维护。
![]()
希望商家们都能明白,真诚才是最好的“生意经”。
靠套路和强硬手段,或许能赢得一时的利益,但最终输掉的是长远的口碑和消费者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