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被一只猫屁股怼醒,另一只猫正趴在我脸上打呼噜,那一刻我真心想问:到底谁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
刷到那个“婆婆睡中间”的帖子,我直接笑喷。
![]()
点进去才发现,哪有什么婆婆,是两只猫大爷一左一右把铲屎官夹在中间,活像夹心饼干。
评论区全是“同款受害者”——有人晒出自家金毛把180的老公挤到床沿,有人吐槽橘猫非要枕着她胳膊睡,导致她每天醒来手都麻。
别以为它们只是单纯黏人。
![]()
去年《动物行为学杂志》扒过,猫狗挤在中间是在划地盘,新成员进门时更明显。
我家老二(那只三花)就是在我怀孕后突然开始睡我胸口,之前它都高冷得很。
说白了,人家在提醒:先来的才是原配。
![]()
更离谱的是,我们还真拿它们没辙。
亚马逊去年卖爆的那种分体宠物床,我第一时间下单,结果快递盒成了新玩具,床本身至今闲置。
数据说65%的铲屎官跟我一样傻,花冤枉钱买“独立床位”,最后照样被主子踢下床。
![]()
有人干脆摆烂,直接玩起#PetSleepChallenge,延时摄影记录自家床怎么从双人被缩成一条缝。
我跟着拍了一周,发现两只猫每天推进5厘米,第七天我已经半个身子悬空地,它们还能摊成大字型。
视频发出去,点赞破万,评论区一句话扎心:不是宠物上床,是我们抢了它们的床。
![]()
也不是没试过矫正。
动物行为师教的“每天挪窝5厘米”法,我坚持挪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把猫窝移到卧室门口,结果半夜醒来,俩祖宗又原路返回,一左一右把我锁死。
那一刻我悟了:所谓训练,就是人类自欺欺人,猫才是最终裁判。
![]()
说到底,它们要的不是床,是体温、心跳、熟悉的味道。
剑桥今年的研究说,胸口睡的是高需求宝宝,脚边睡的还算给面子。
我回想一下,老二只在我情绪低落时踩奶+趴胸口,敢情它把我当巨型安抚玩偶。
![]()
被利用就被利用吧,谁叫自己先动的收养念头。
只是别忘了分寸。
美国兽医协会刚把“7公斤”写进指南,超过这体重还天天趴胸口,真可能把人压出睡眠呼吸暂停。
![]()
我称了称家里两只加起来正好6.9,行,卡线安全,暂时不用买那个带传感器的新款智能床。
凌晨笑完,我把帖子转给老公,他回了个翻白眼的表情包。
今晚估计还得继续当夹心,但我学乖了——枕头边留一条毛毯,真被挤到悬崖时,至少能裹着滚到地板继续睡。
![]()
想开点,免费暖宝宝+白噪音,值回票价。
明早醒来,要是看到它们四脚朝天霸占整张床,我就确认一件事:这房子写我名字没用,真正的房东正在床上打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